关于公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2023年教研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的通知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 202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各专业、系、毕业班及辅导员:为保证我院2024届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24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及《常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常大教﹝2023﹞13号),学院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结合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要求,对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布置安排。1、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维护(截止日期:2022年12月11日)更新毕设系统中2024届学生信息,学院教学秘书查看专业信息,分配专业毕设负责人权限及管理专业。请各专业毕设负责人及时梳理所负责的专业、毕业班级、学生信息,如以上信息有误,请联系教学秘书修改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各专业负责人结合专业认证需求,根据各专业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完善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需明确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情况及考核标准,并于2023年12月22日前提交给学院教学秘书,经学院审核汇总后上报学校。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选题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准备阶段,时间为毕业班第七学期第十六周前结束。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关于开展第八期博士讲坛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将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决定开展第八期博士讲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一、汇报主题:海洋深水变梯度控压钻井新方法二、汇报内容我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其中70%位于深水区,开发海洋深水油气是国家和中海油重大战略部署!然而,深水油气钻井面临着井筒温度复杂交变、安全压力窗口极窄的问题,常规的陆地钻井、浅水钻井等技术无法保障深水钻井的安全和高效,技术革新迫在眉睫!为此,本报告针对我国海洋深水钻井井筒安全面临的问题,以控压钻井、双梯度钻井和多梯度钻井技术发展中的创新思路为引子,重点汇报深水变梯度控压钻井新方法及关键技术难题的研究进展。以期通过本次汇报,使广大石油青年进一步了解我国深水油气钻井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火热实践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指示,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三、主讲老师:王江帅老师四、活动时间:2023年12月6日(周三)18:30-20:00五、活动地点:W4教室关于开展第七期博士讲坛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将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决定开展第七期博士讲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一、汇报主题:煤化学链过程中廉价复合氧载体的协同效应和反应调控机制二、汇报内容:化学链起源于19世纪初的商业化铁-蒸汽制氢,20世纪之后兴于化石燃料清洁燃烧及CO2捕集,经过多年发展,已应用于能源清洁利用、化学品制备、能源转换与储存等领域,成为能源、环境、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便于学生了解该技术,本报告以化学链领域中的碳捕集技术为例,围绕其原理、应用现状以及研究挑战等内容进行具体汇报。三、主讲老师:王亚男老师四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18:30-20:00五、活动地点:W9教室关于开展第六期博士讲坛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将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决定开展第六期博士讲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一、汇报主题:稠油原位开采增效减排理论与应用二、汇报内容:非均质稠油油藏火驱开发技术研究。火驱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的稠油开发技术,具有极大的热提高采收率潜力。然而储层非均质性影响火驱前缘的推进,尤其是在物性遮挡处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通过三维物理模型开展了有无物性遮挡条件下的火驱实验,分别探究了温度场的纵向发育情况以及结焦带的形成、扩展规律。三、主讲老师:徐正晓老师四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3日(周四)18:30-20:00五、活动地点:W11教室关于开展第五期博士讲坛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将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决定开展第五期博士讲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一、汇报主题:液态烃中离子汞和有机汞的吸附机理研究二、汇报内容:主要介绍多孔吸附剂材料的有序制备方法,分析多孔材料对凝析油中离子汞和有机汞的选择性吸附机理。三、主讲老师:王佳欣老师四、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2日(周三)18:30-20:00五、活动地点:W11教室关于开展第四期博士讲坛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将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决定开展第四期博士讲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一、汇报主题:空气污染物控制设备及金属锰铈改性飞灰控制燃煤有机污染物排放研究二、汇报内容:煤炭的利用在我国的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随着超低排放技术全面实施,燃煤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得到有效的控制。而燃煤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排放是主要人为排放源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有关于燃煤电厂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数据和控制方法的研究较少,尤其是超低排放后,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及各污染物控制设备对有机污染物的协同作用效果和机理仍然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对超低排放电厂煤、飞灰、渣和烟气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采样,定量分析获得各污染物控制设备进出口有机污染物浓度,探究各设备协同脱除性能及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获得超低排放电厂有机污染物排放数据。其次,基于燃煤电厂飞灰喷射脱汞系统,提出了机械力化学耦合金属氧化物改性方法提升飞灰对有机污染物的脱除性能,并针对改性机制与脱除机关于开展第三期博士讲坛的通知:
月亮打烊了:关于开展第三期博士讲坛的通知: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将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决定开展第三期博士讲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一、汇报主题:石油行业中的介尺度科学问题探索二、汇报内容:颗粒流体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各工业领域,其技术的应用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转化与利用以及工业固体燃料燃烧等,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石油行业内颗粒流动系统中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多尺度流动现象,包括微观、介观以及宏观等。其中,介尺度是一种介于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之间的尺度。颗粒聚团是非常典型的介尺度结构,对调控系统流动、传热和传质速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报告将主要介绍在颗粒流体系统中的介尺度科学问题相关研究:(1)石油行业中介尺度效应的影响;(2)颗粒聚团尺度结构演化与识别;(3)颗粒聚团的曳力计算;(4)多相颗粒系统介尺度结构调控。通过对颗粒流体系统中介尺度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有效地调控颗粒流体系统中介尺度结构的演化过程,为介尺度科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三、主讲老师:姜晓雪老师四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9日(周四)关于开展第二期博士讲坛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将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决定开展第二期博士讲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一、汇报主题: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特性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二、汇报内容:2020年3月,我国成功完成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第二次试采,完成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跨越。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能量密度高、燃烧无污染的非常规化石能源,广泛分布在海底大陆架及极地永冻层中,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储量高达10^18 m3,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能源。如何高效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报告以天然气水合物高效开发为目的,从宏观到微观,从数值模拟到实验研究,逐层次阐述了多孔介质沉积层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特性,分析了不同尺度下影响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速率的关键性因素,明确了天然气水合物的优化开采方法。研究工作可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高效开发、产气速率的优化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加快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开采步伐。三、主讲老师:李孝艳老师四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7日(周二)18:30-20:00五、活动地点:W20教室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23-24-1学期本科教学期中教学检查计划
检查时间:第九周~第十一周。检查内容:重点检查教风和教学秩序情况。1. 听课安排(1)分管校领导听课听课时间:暂定第九周周一上午。听课要求:填写听课记录,并及时上传教务管理系统。交流反馈听课结果。(2)校督导、院领导、院督导和同行进行听课和交流张炳生杜晖、刘楠楠、朱浩然、刘凯、杨珺、陆蓓蓓、邢国强、赵静、邵冬冬、蒋川、白佳佳、邵明鲁王政伟郝宏达、白佳佳、陆蓓蓓、邵明鲁、赵静、钱坤、闫霄鹏、朱浩然、王江帅、邵冬冬、史文洋彭浩平蒋川、钱坤、郝宏达、孙宪航、白佳佳、邵明鲁王永刘凯、王亚男、胡骏、孙媛、杜晖、史文洋王永利吴爽、杨珺、蒋川、胡骏、史文洋、杜晖赵会军刘楠楠、吴爽、蒋川、王江帅、郝宏达、胡骏周诗岽陆蓓蓓、邢国强、刘凯、王亚男、胡骏、孙媛纪国剑钱坤、闫霄鹏、刘楠楠、吴爽、孙宪航、王江帅吕苗荣邵冬冬、杨珺、陆蓓蓓、邢国强、刘凯、王亚男2. 安排期中考试课程本学期期中考试安排:(1)2021级课 程 名 称专 业 班 级任 课 老 师开课系部油气储运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储运211、储运212、储运213高玉明、雷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管道及储罐强度设计董亮、祝显强石油与天然气工关于开展第一期博士讲坛的通知:
关于开展第一期博士讲坛的通知: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将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决定开展第一期博士讲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一 、汇报主题:基于分子扩散和胶凝的含蜡原油蜡沉积规律及机理研究二:汇报内容:我国所产原油80%以上为含蜡原油,蜡沉积是含蜡原油管道输送所面临的流动安全保障问题。蜡沉积物的形成会减少管道流通面积,提高原油输送成本,甚至会堵塞管道,严重威胁管道的安全高效运行。热处理、溶解轻烃及添加防蜡剂是改善原油流动及沉积特性的重要方式,上述流变性改善方式如何影响含蜡原油的蜡沉积特性?流变性改善与原油蜡沉积特性间存在何种关联?分子扩散、老化及胶凝机理如何影响含蜡原油的蜡沉积过程?作者将结合本人研究生阶段的求学经历及研究工作的开展历程,带您逐层揭秘含蜡原油蜡沉积的层层面纱。三、主讲老师:朱浩然老师四 、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3日(周一)15:05-16:30五、活动地点:W1618教室石油与天然气学院、能源学院召开2022级转专业同学面试
为保障2023—2024学年学生转专业工作顺利进行,石油与天然气学院、能源学院于7月4日下午在652会议室召开2022级转专业面试。会议由纪国剑副院长主持,陈海飞、窦祥骥、柳扬各专业主任及学院工作人员参加面试。2023年申请加入石油与天然气学院、能源学院的共有10名学生报名,实际参加人数8人。面试小组老师依据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从专业认知与潜力等多方面认真考核参加面试的每一位学生。面试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与老师的面对面探讨获益良多,对新的专业领域也充满了期望。此次面试在学院转专业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各部门协调配合,组织合理,公正有序,取得圆满成功。关于开展第八期博士讲坛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将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决定开展第八期博士讲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一、汇报主题:小液滴,大世界二、汇报内容:水,生命源泉,是汹涌澎湃的大海,是潇潇洒落的秋雨,是夏日清晨一杯浪漫温情的咖啡,也是夕阳西下时妈妈煲的一锅鸡汤。晶莹剔透的露珠,还有冬日里玻璃窗上的冰霜,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充满能量的。从推动叶轮转动发电,到消灭火灾,再到清除衣物上的污垢,这些都是水不可或缺的能力。一滴水的故事,也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本讲座围绕液滴润湿和液滴撞击两个现象,主要介绍自然界中最基本的液滴过程,皆在为同学们打开从日常生活到科研的大门三、主讲老师:刘润老师四、活动时间:2023年6月5日(周一)15:30-17:00五、活动地点:W7阶教室关于开展第七期博士讲坛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将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决定开展第七期博士讲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一、汇报主题:微波加热技术及高能位点效应在固废处置中的应用研究二:汇报内容: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资源终将枯竭。因此,加快提升新能源的可靠替代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微波能,是一种以微波作为能量载体的新型能源,现在它已经在工业、农业、林业、医疗、国防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污染防治、降碳、减污等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其中,固废资源化是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当前急需补齐的短板。传统的填埋、堆肥、焚烧及资源化的热解、建材化等处置技术均受经济能耗成本或重金属、二次污染等问题制约,固废增值利用的技术亟待开发。微波加热的高能位点效应可增强加热过程,提高产物转化率,促进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甚至降低能耗。微波加热技术有助于实现固废增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