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el:黄维秋教授团队在天然气分离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油气田开采出粗天然气,除了含有大量的CH4(75%~90%)外,还存在少量的C2H6(~10%)、C3H8(~5%)和CO2(~10%)等非甲烷杂质。在气田天然气高压输送过程中,C2H6和C3H8会出现凝析且在地势低的地方易积聚凝液,严重时导致管线的堵塞;CO2还会降低天然气的燃烧效率、腐蚀输送管线,降低输送效能并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C2H6和C3H8是制造烯烃和聚合物的重要原料。近日,黄维秋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Fuel》上发表了题为“Anion pillar inserted MOF-74-Cu with customized pore environment for efficient purification of natural ga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利用功能化阴离子柱修饰MOF材料的合成策略,实现了天然气中酸气和低碳烷烃的高效分离。近年来,该课题组围绕有机废气及温室气体协同处理的研究难点和热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等科研经费支持开展了系统研究,尤其对核心功能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高水平论文
论文题目英文题目获取论文第一作者发表/出版时间发表/刊物论文集所属单位所有作者论文类型审核状态SCI论文分区刊物级别Low-carbon and high-efficiencynanosheet-enhanced CO2huff-n-puff (HnP)for heavy oil recoveryLow-carbon and high-efficiencynanosheet-enhancedCO2 huff-n-puff (HnP)for heavy oil recovery赵静2024-11-15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能源低碳信创产业学院(合署)赵静;彭明国;Xuening Qi(外);文庆(学);杨珺期刊论文学校通过SCI(Ⅰ区)5000A review of progress andchallenges in research onthe environmentallysoundtreatment of polar drilling fluidsA review of progressand challengesin常州大学黄维秋教授团队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发表“平衡气体吸附容量和分离选择性的阴离子柱撑金属有机骨架(APMOF)材料”的最新综述论文
气体混合物的高效精细化分离是世界石油化工生产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热点,其中CO2分离、CH4分离、烯/炔/烷烃分离、同分异构体(C4-C8)分离,Xe/Kr分离等是现代化工过程中高质量生产的难点和新挑战。传统的热驱动分离(如精馏分离和催化加氢分离)存在能耗高等缺陷,而采用非热驱动分离(如吸附分离和膜分离)不仅可以降低能耗,且分离效果显著。在吸附分离过程中,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因其多样的孔尺寸/形状以及易官能化等特点,为吸附分离技术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但通常存在吸附容量和分离选择性难以兼具的现象(称为trade-off效应)。作为MOF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阴离子柱撑MOF材料(Anion-Pillared MOF,APMOF)不仅具有优异的孔结构特性,而且其孔道内的强碱性无机阴离子位点(F、O、H等)为气体分子提供了丰富的氢键受体,形成了协同的主-客和客-客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了气体混合物的高效分离。近些年来,关于MOF材料的高质量综述文章不断涌现,但是,迄今为止,全面概述APMOF材料的综述性文章尚未报道。近日,常州大学黄维秋教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