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引未来,逐梦前行”——我院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成功举办
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培养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竞争力,4月28日,我院于科教城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决赛。学院原党委书记、院关工委老师张炳生、美术与设计学院辅导员常娜、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学院院长助理、能源系主任陈海飞、学院学工办主任宋佳、学院储能工程系主任汪城、学院油气储运系朱浩然,学院石油工程系汪士凯作为评委出席大赛。本次大赛以“职引未来,逐梦前行”为主题。选手们分别从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荣誉展示、职业经历、未来规划等方面展示了对职业生涯的感悟与规划。他们的行业选择涉及高级压裂工程师、油气开发工程师、石油技术开发工程师等多个领域,充分彰显了当代青年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意识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互动答辩环节中,评委立足行业发展前沿视角,结合选手优势给予了专业指导与前瞻性建议。本次大赛经过班级初赛、年级复赛、学院决赛阶段的激烈角逐,最终石工碳智241徐海进、石工碳智241王嘉敉荣获一等奖,能源242刘立家、储运233何巧巧、能源232陆一粱荣获二等奖,石工234刘小强、石工234冯清海、石工231王倪、储运243徐苏皖、能源24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赴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近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深化校企合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院长彭浩平带队赴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袁自伟董事长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产业发展布局和人才需求情况,并表示欢迎常大毕业生到公司就业。彭浩平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情况,他表示此次访企拓岗活动是学院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与企业的深度交流合作,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让学生能够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所学。此外,校企双方围绕人才培养、产学研用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洽谈。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辩势|定策|抗压——我院举办就业辅导专题讲座
4月18日,我院在W12阶梯教室成功举办“佳期有约—大咖讲堂”专题讲座,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全球生涯规划师、南昌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易芳教授受邀主讲。学院师生代表100余人现场聆听报告。易芳凭借专业视角,结合丰富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当前就业形势,助力同学们准确把握行业趋势。从简历制作的精细打磨,到面试环节的策略规划,她倾囊相授实用求职技巧。面对就业压力,她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同学们塑造抗压心态,以从容之姿应对挑战。同学们就职业方向选择、求职心理调适等问题踊跃提问,易芳逐一耐心解答,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就业辅导专题讲座为我院学子们架起与行业专家沟通的桥梁,助力他们提升就业技能,增强职场竞争力。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多元活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持续助力。(编辑/张天露审核/王永)我校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江苏赛区比赛中荣获佳绩
4月12日,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江苏赛区(区域赛)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我校提交有效作品共84项,29个项目入围江苏赛区,创历史新高。其中我院汪城老师指导的项目“从尾气到零碳:网约车如何撬动城市低碳出行的‘隐形杠杆’”(参赛学生:陈玲、冉璐璐、杨芷涵、谢育远)斩获江苏赛区省赛(大学生队)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赛;17个项目获江苏赛区省赛二等奖,11个项目获江苏赛区省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China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mpetition on Energy Economics)是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由低碳发展管理专委会执行的国家级赛事。2023年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正式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第十一届大赛自报名以来,受到各高校师生高度关注。江苏赛区共报名高校51所,提交作品1815项,其中有效作品1005项。经过形式审查、通讯评审、校赛现场答辩、区域赛现场答辩等环节,最终有223项作品获奖,其中本科生队138项,研究生队85项。(代文杰/编辑 邓嵩聚焦行业前沿 共话能源未来——我院举办天然气产业发展与能源行业就业形势专题讲座
3月28日,我院在W4阶梯教室成功举办“佳期有约—行业大咖行”专题讲座,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石化江苏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 杜培恩受邀主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出席并为杜培恩颁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师聘书,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现场聆听报告。杜培恩结合国际能源发展动向与国内能源政策,系统阐述了天然气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规划正加速推进,未来将形成“全国一张网”的供气格局,为清洁能源转型提供坚实保障。针对能源结构优化,他强调,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协同,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关于就业形势,杜培恩结合中石化等企业的用人需求,提出“技术+实践+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他鼓励学生深耕油气领域,关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积累实战经验。现场互动环节中,学生围绕行业前沿技术、职业发展路径等问题踊跃提问,杜培恩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行业经验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近年来,学院通过“佳期有约——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校友面对面”等品常州大学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校赛
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双碳”人才培养的重要赛事,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造能力提供梦想起飞的平台。2025年3月27日下午,由常州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主办,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校内选拔赛顺利举行。 本次大赛设有能源经济、能源金融与管理、调研与创新创业和泛能源大数据四个赛道,吸引了来自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吴敬琏经济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等共84支队伍参赛。参赛作品围绕“能源与低碳经济”“能源金融与碳金融”“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等多个前沿话题展开,展示了广大学生在能源经济领域的深厚学术功底和创新思维。 本次校内选拔赛邀请了吴敬琏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程安副教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教授于海龙、副教授陈海飞担任决赛评委,决赛程序严格遵守《大赛细则和纪律》,参赛小组介绍项目后与评委小组进行激烈的答辩与评审打分。参赛队伍依次上台进行答辩,结合各自选题从理论研究、数据分析、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精彩展示。评委专家们对选手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客观公正评价,就参赛选手的作学院顺利举办第十五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常州大学赛区校赛
3月24日下午,第十五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常州大学赛区校赛落下帷幕。本次校赛包括方案设计类综合组、油气藏工程单项组、钻完井工程单项组、采油气工程单项组、地面工程单项组及创新组等6个组别,我校共30支队伍入围校赛决赛。按照《第十五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实施方案》及《第十五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评审办法》,经书面审阅、参赛队伍答辩、评委提问等评审环节。10支队伍获评省级优秀奖,8支队伍获评省级三等奖,1支队伍获评省级二等奖,11支队伍获评省级一等奖并入围区域赛答辩评审,其中综合组1组入围区域赛,取得学院新的突破。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赛事组织工作,积极动员学生参赛,协调参赛队伍组合,指导教师悉心指导,督导教师认真督查,并围绕赛题工程背景,组织开展赛题解析,确保参赛作品的有效性与质量。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是由中国世界石油理事会国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支持的全国性石油特色学科专业竞赛。大赛赛制为“校赛-区域赛-总决赛”,大赛旨在“学以赛用,赛以促研”,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新精我院举办“慧科杯”2025年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内选拔赛
为充分备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大赛,3月19日下午,我院在乐行楼652举办“慧科杯”2025年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内选拔赛。校创新创业学院、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院长张小远、校团委青年发展部部长裴孟、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政伟教授担任专家评委,全体项目团队成员参加答辩。16组参赛团队围绕行业痛点、项目创新性、技术优势、商业价值、教育价值等多方面展开介绍,参赛目聚焦油气行业前沿,涵盖高教主赛道创意组和创业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和创意组,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与“双创”实践相结合。选手们从技术壁垒、商业前景及社会价值多维度阐述项目亮点,评委组从策划可行性、教育维度、创新维度、团队维度、商业维度、社会价值维度等多方面逐一点评,提出优化建议,助力团队打磨核心竞争力。 学院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教育理念,高度重视本次大赛,前期邀请国赛评审专家杨波为我院挖掘重点培育项目,院长彭浩平为项目指导老师开展备赛动员会,有效提升了老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代文杰/文 王永/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