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学院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暨“实验室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
6月18日上午,石油工程学院在乐行楼651会议室召开“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会。石油工程学院院长何岩峰、副院长赵会军、彭浩平、实验中心全体老师、实践中心全体老师参加了会议。赵会军院长就上级相关文件和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要求进行细化解读,布置安全生产月的内容。赵院长强调,疫情期间应加强教学实验安全防护,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实验教学工作安全稳定。何岩峰院长指出,要严格落实主体岗位和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安全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在安全月的学习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补充学习我院的安全制度;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并做好隐患限期整改工作;实验室安全检查要做细做全,杜绝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现象。石油工程学院成立青年教师发展联合会
为进一步搭建全院青年教师交流发展平台,提升青年教师思想素养和业务能力,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石油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联合会于近日在乐行楼243学术报告厅成立。学院党政班子领导、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成立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先亮主持成立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岩峰宣读了“关于成立石油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联合会的通知”,并就青年教师发展联合会的成立背景、建设思路及发展愿景等进行了介绍。新当选的第一届青年教师发展联合会会长彭浩平做了表态发言。最后,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总结讲话。他指出,青年教师发展联合会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氛围,促进学院各专业交叉融合;他希望学院青年教师,一要思考如何从琐事、杂事中保持初心、不懈奋斗;二是要将此刻的心动变为行动,要始终铭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并且矢志不移的坚持下去。成立仪式上,学院邀请了商学院副院长彭伟博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焦竹青博士分别做了专题讲座。彭伟提出了基于个人成长和学科发展的高校青椒职业成长模型,并结合自身发展之路解析了“一石三鸟”的青椒成长探索实践,最后给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维资本”的高校青椒初心不忘忆当年,砥砺前行共发展——石油工程学院走访常州地区校友
为更好地联络和凝聚校友、服务校友,实现校友和母校事业共赢发展。6月11-12日,石油工程学院校友会会长王政伟,院党委副书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陆先亮、院工会主席赵书华等一行集中走访了常州地区工作的校友。王政伟等一行先后走访了88级热能专业校友欧健(常州新区广达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91级热能专业校友王庆梅(江苏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副总)、93级热能专业校友李德清(江苏天元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德清)、93级热能专业校友范晓峰(常州市特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01级热能专业校友赵洋(电商平台副总)等。走访过程中,陆先亮对校友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简要介绍了石油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代表学院向校友们表达了真诚的问候和关怀。他表示,学院将致力服务好每一位校友,以便更好地促进校友和母校的发展。同时,他真诚地邀请校友们多回母校看看,为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建言献策、添砖加瓦。2020年是石油工程学院建院十周年,学院将以十周年院庆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校友资源,积极筹备常州地区校友会、长三角地区校友会,以增进学院与社会、与校友的联系,促进学院教育教学发展。学以赛用、赛以促研——石油工程学院在第十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再创佳绩
6月13日,由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总决赛在线开展。此次大赛共有国内27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823支队伍报名参加,共提交作品979份。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斯伦贝谢公司组成的专家组,对入围作品进行评审。经书面评阅、在线答辩等环节评审,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选送的作品共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鼓励奖9项、成功参赛奖21项。其中,何岩峰指导的采油气工程项目获得全国一等奖,是该院继2014年以来再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实现了近六年新的突破。该院何岩峰、陶磊、邓嵩、吕晓方四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张少辉老师获得“先进个人奖”称号。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是石油石化企业认定的国内外石油行业的品牌赛事,已经成为人才培养、校企科技对接、人才招聘和石油高校间交流信息的平台,给全国各大高校石油学子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研讨、相互促进的学术性平台。石油工程学院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深根石油石化行业土壤,厚石油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6月4日上午,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学院全体中心组成员参加了学习。院党委书记王永利领学了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从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从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制、发挥民主集中制、决议学院重大事项以及建立系级党政领导集体几方面出发,阐述了2020年定为学院治理之年的重要内涵。最后,与会人员就学校颁发的从严治党文件和师德建设文件进行了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从加强党员纪律要求抓起,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和师德建设纳入到年末民主评议中,要充分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让教师党员成为全院教职工学习的样板。石油工程学院建环教师党支部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专题会
2020年6月3日,建环教师党支部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在线组织全系教师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专题会。 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的核心精神要领及对各项工作的要求。同时,结合近期学校、学院《关于印发常州大学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常州大学师德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修订常州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教学相关材料展开讨论。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凝聚共识,自觉遵守师德规范,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以实际行动把教书育人与自身的师德修养结合起来,切实提升师德修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召开行政事务工作专题会议
为了进一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切实提高学院行政服务水平,打造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机关。6月1日,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召开行政事务工作专题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院长、党委副书记何岩峰,党委副书记陆先亮及党政办公室和学工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主持。会上,王永利指出,党政办公室和学工办是落实学院各项政策的关键环节,是上传下达、协调左右的桥梁和纽带。建设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机关,对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全体行政人员熟练掌握自己的业务领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服务意识,履行基本服务规范;提高办事效率,把简单事情高效化。与此同时,他要求行政人员在学习强国学习方面做好表率,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何岩峰要求行政服务人员严格遵守工作规范,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原则,按时高质量完成学院各项事务。同时,注重工作礼仪,熟练掌握学院基本情况,设定学习计划,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石油工程学院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就业工作
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在就业环节用好劲、用足劲、用对劲,多措并举扎实推进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全员联动促就业。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不仅是学工队伍的工作,更是全院上下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学院教师积极联系就业单位,开拓就业渠道,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工作问题;学生工作办公室定期召开例会,讨论学生就业考研情况,毕业班辅导员老师深入摸排学生的升学考研、就业面试,二战考研等情况,帮助学生解答困惑。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把握校招渠道。学院领导班子、各系教师、辅导员利用自身资源,积极联系多家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拓展就业市场,鼓励学生积极投递简历,参与面试。心系特殊群体毕业生,开展重点帮扶。我院重点关注学业困难同学、考研二战同学、就业困难同学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情况。分别召开拟二战考研学生座谈会和就业困难学生就业推进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先亮要求同学们明确定位,调整心态,积极准备,切实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我院将继续推进就业工作,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深入了解学生所需,致力解决学生所惑,定期跟踪,具体指导,多方推荐,助力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做好就业准备,提石油工程学院举行第68期党课培训开班仪式
为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做好我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6月2日,石油工程学院第68期党课培训开班仪式在线举行。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先亮、辅导员魏锦扬以及68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此次会议。开班仪式由魏锦扬主持,他详细介绍了本次党课培训的相关课程安排,要求学生自行登录“大学生网上党校”学习,时间不少于24学时,做好学习笔记,切实提高学习效果,保持较高质量的完成学习培训任务。陆先亮做开班动员讲话,他首先向入党积极分子表示祝贺。并指出,党课培训班是学习党章、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的重要阵地。要求同学们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学习培训的积极性;珍惜机会,提高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严守纪律,增强学习培训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端正入党动机,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泰州市姜堰区委组织部一行来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
5月28日,姜堰区—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交流会在文正楼第六会议室举行。姜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郁榕,区科技局局长何剑,区委人才办副主任郑晓璐,江苏兰格特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小兵以及石油工程学院院长何岩峰,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彭明国,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白泽朴出席会议。石油工程学院相关人员人参加会议。交流会由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王金立主持。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院长何岩峰介绍了学院发展历史、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特色和科研成果等基本情况。他希望双方以此次产学研合作交流为契机,利用石油工程学院的学科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展全面合作,服务好地方和企业,进一步促进姜堰区科技创新发展。郁榕介绍了姜堰区的产业布局情况。他强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注重与高校的密切合作,希望通过高校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希望通过此次来访,与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进一步加强联系沟通,在石油装备研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会上,双方就如何开展下一步合作做了深入交流。石油工程学院组织开展第十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总决赛校内选拔赛
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竞争力,进一步帮助我院参赛队伍在第十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我院于5月27日在W1610教室组织了钻完井工程和采油气工程单项组校内选拔赛,W1606教室组织了地面工程单项组校内选拔赛。我院何岩峰院长、彭浩平副院长、大赛核心指导组老师出席了本次选拔赛,预赛中成绩突出的参赛队伍参与选拔。此次选拔赛共有13组参赛,选拔过程中每组参赛选手依次对作品进行了阐述,各评委老师针对每组参赛作品进行了提问和指导,根据每组选手的综合表现,给予相应的评分。最终评选出4组晋级全国总决赛。通过本次答辩,希望石油学子不忘初心,坚守对石油行业的信心,秉持攻坚克难的决心,保持创新与踏实并举的匠心,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为石油奉献青春。据悉第十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总决赛预计将于6月13日举行,我院将为此次比赛做好全面准备,争取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石油工程学院学生返校工作部署大会
5月23号下午,石油工程学院在线上举行学生返校工作部署大会。石油工程学院各年级党员、积极分子、班长等学生骨干参加会议。大会学工办主任宋佳主持。 宋佳详细解读学校对学生返校后的各项工作要求,就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重点工作作出要求:强化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切实履行职责,班长要做好返校人员统计及体温打卡工作,每项任务落实具体责任人;严格执行外出请销假制度,学生请假外出需提前在网上返校系统进行申报,疫情期间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 全体学生骨干通过此次会议,明晰了学院关于学生返校的各项工作安排,表示将配合学院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学院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党建重点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推动学校党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5月14日上午,学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机械石油楼北楼651会议室召开,会议传达了学校党委和纪委近期出台的文件精神,研究部署2020年党建重点任务。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出席会议并讲话。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陆先亮主持。王永利指出,党的建设工作对引领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他议要求,学院2020年党建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样板党支部培育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置,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思想引领作用。要增强系(部)的政治功能,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建设。要增强执行力,以优良作风和实际行动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顺利发展。与会人员还对学院拟出台的党建工作制度和2020年党建工作要点等进行了讨论。适应新变化 探索新方法 学院召开招生宣传工作研讨会
为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挑战,推动学院招生工作科学发展。4月28日上午,石油工程学院召开储运专业招生工作研讨会。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储运专业系主任及教师代表和党政办、学工办等负责人参加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先亮主持会议。会上,陆先亮对学院2019年储运专业招生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并简要介绍了新高考改革的有关政策。与会人员围绕新高考改革给储运专业招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王永利在讲话指出,生源是学院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吸引优质生源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做好招生工作是事关学院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全局性工作。他希望学院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不断创新招生宣传方式,以抓铁有痕的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会议决定的任务要求,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源保障。据悉,油气储运工程是常州大学最具石油特色的专业之一,是江苏省“一流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央企及地方燃气公司等市政基础实施行业。此次研讨会以储运专业为样本,旨在探索创新学院招生宣传工作方式,努力适应新的高考改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