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科创强国 ——石油工程学院在2020年赛迪环保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得历史突破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2020年赛迪环保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重庆大学隆重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院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取得了我校参赛历史上新的突破。经过激烈的网评和决赛,我院陶磊老师指导的参赛项目《油茶皂甙绿色减排型纯生物发泡剂提取研究及应用》荣获全国一等奖;陈海飞老师指导的参赛项目《“多能耦合,节能除霜”——一种PVT太阳能-空气源相变储能复合热泵供暖系统》荣获全国二等奖,他同时指导的参赛项目《“光能家居,绿色生活”一种集光、热、电耦合的节能小屋》荣获全国三等奖。本届竞赛开始以来,校团委统一部署,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多个学院积极参与,参赛师生热情投入、积极备战,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院在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深根石油石化和节能减排的行业土壤,厚植创新创业和科研强国的文化氛围,不断探索“以赛促学”“以研导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学校石油石化特色,真正培养了一批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一等奖获奖者程浩和吕春媛同学表示,本次大赛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和严格要求。二等奖获得石油工程学院2019年“十件大事”
石油工程学院2019年“十件大事”1.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受聘为我院名誉院长;2.油气储运工程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获得江苏省一流专业;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数量创学院历史,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项目立项数达到历史新高;4.党建工作日益加强,本科生党支部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样板党支部”,“学习强国”APP学习全年一直名列全校前五位;5.2019年学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年终考核获得校“综合A级单位”。6.两位老师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四位教师入选2019年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江苏省海企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先召获2019年江苏省第七批产业教授称号;7. 学科竞赛取得新突破,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二等奖;江苏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学院创新学生劳动教育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8.学院分工会首次成功举办趣味运动会,分工会第五次被评为“校A级分工会”;9.产教融合成果显著,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科研】石油工程学院黄维秋老师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表彰了2018年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军民融合、工匠精神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我院黄维秋教授主持完成的“有机废气高效资源化成套技术定制研发及产业化”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此次会议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得到了全国工商联、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相关部门支持和指导。大会以“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为主题,原国务委员陈至立,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第十九届中共中央委员、科学技术部部长、党组书记王志刚等出席。石油工程学院王政伟教授荣获2015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石油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王政伟教授参与的项目“热法磷加工热能回收利用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荣获2015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针对热法磷加工(黄磷与热法磷酸生产)热能回收与利用过程中,黄磷尾气燃烧腐蚀设备,黄磷反应热副产蒸汽压力低等问题,通过实验室研究、中试、生产试验与生产验证,在国内外首次攻克了热法磷加工热能回收与利用中的腐蚀与控制的关键核心技术,创造性地设计、制造了黄磷尾气燃气锅炉和回收黄磷反应热副产中压蒸汽的特种燃磷塔。本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主编、参编专著各1部,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学科带头人王树立教授参与完成的1项成果喜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由常州大学作为第一单位、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学科带头人王树立教授参与完成的“多晶硅冷氢化生产核心专用加热合成反应器成套工艺装备”成果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我院教师继2008年王政伟教授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之后又一次获得国家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