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回到从前——石油工程学院邀请杰出校友吴理达返校作专题报告
为了热烈庆祝石油工程学院建设10周年,11月7日,石油工程学院党委邀请优秀校友吴理达于武进校区W7阶梯做《如果再回到从前》专题报告。2020级新生,学生会骨干、入党积极分子等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主持。吴理达,储运89级校友,现任浙江浙石油综合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首先详细介绍了石油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鼓励大家积极投身石油行业,推进石油行业高质量发展。随后,他回顾了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体会,并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他认为走向成功之路需要先人保佑、贵人相助、高人指点和自身努力四个方面必要条件。希望同学们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切实可行的目标,充分利用大学时光,结交知心朋友,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讲座后,吴理达校友欣然接受了同学们的采访,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专业的发展前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纷纷表示会比以前更加努力,坚定地朝向自己的专业目标前行。石油工程学院举办庆祝学院成立十周年校友论坛
11月8日上午,石油工程学院在白云校区举办庆祝学院成立十周年校友论坛活动。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浙江浙石油综合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理达,发展规划处处长浦建民、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封红旗、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张炳生、首任院长王树立及学院现任党委书记王永利等在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论坛开幕式。学院离退休教师代表、教师代表和校友代表等共计80余人出席活动。开幕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先亮主持,论坛由学院校友会会长、热能专业负责人王政伟教授主持。开幕式在嘹亮的校歌声中拉开帷幕。王树立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对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情系母校、关心支持母校建设与发展的广大校友表示感谢,希望以学院成立十周年为契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携手共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王政伟介绍了学院爱心助学基金情况和各地校友召集人、联系人名单。杰出校友代表吴理达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母校和学院培养的感激之情,表示将继续关心关注和支持母校发展,并现场捐赠。学院常州校友会会长李德清代表常州校友会作表态发言。校友论坛现场王树立致欢迎辞陆华良在讲话中,对学院成立十周年以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各项事业发展所取得常州大学2021届毕业生校园公益招聘会(石油工程类专场)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做好石油工程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贯彻落实人才开发战略,加强校企合作。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联合石油工程学院,在11月4日下午于武进校区教学主楼二楼大厅举办了石油工程学院2021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一石油工程类专场(以下简称招聘会)。我院党委书记王永利、党委副书记陆先亮、副院长周诗岽、王政伟、高玉明等教师莅临现场。2021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参加了本次招聘会。本次招聘会邀请到了中化石油浙江有限公司、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江苏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常州金坛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和特瑞斯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等60多家企业单位,提供招聘岗位数近1500个,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学校和学院领导对本次招聘会高度重视。招聘会前,学校领导,学生工作处以及石油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充分挖掘自身资源,联系企业赴我校招聘学生。招聘会上,学院领导和各专业教师等赴招聘现场提供管理指导和即时服务,由衷希望同学们能应聘到满意的职位。招聘企业对此次招聘会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现场秩序好,学生积极性高。希望日后与学校多加联系,提前为单位做好人才储备。学院为招聘企业设置了党员先锋岗,随时为企业和师生提第十八次全国高校油气储运学术交流会在我校胜利召开
10月30日-11月1日,第十八次全国高校油气储运学术交流会在常州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主办,常州大学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国家管网集团华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钱建华、中石油规划总院副总工程师吴浩、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慧锋、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委会张对红秘书长、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高校工作部秘书长张劲军教授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共计200多人参加会议,大会围绕“双一流”+“大管网”背景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内涵与外延式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大会开幕式由石油工程学院院长何岩峰主持。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致欢迎辞,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油气储运专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大会加深高校之间、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了解及合作,不断创新、实现共赢。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高校工作部秘书长张劲军教授发表讲话,并宣布会议正式开始。陈群书记致欢迎辞张劲军秘书长讲话何岩峰院长主持开幕仪式开幕仪式后,曹耀峰院士、钱建华副总经理、吴浩副总工程师等12位专家就油气储运理论技术、学科建设与“空调120”,志愿者在行动
为提高在校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弘扬奉献精神、志愿服务社会的服务意识。10月28日下午,石油工程学院40多名“空调120”志愿者前往学校医务室、后勤处、宿舍区等进行现场讲解空调节能原理与技巧,空调清洁、保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倡导“节能理念”、提高“资源与环境意识”,并义务上门提供空调清洁、保养服务(空调箱体、面板、过滤网、换热器、风机叶片及空调电路检测等工序),受到了一致好评和赞扬。 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实践,自我体验和感悟了专业课程课堂延伸的学习兴趣。“空调120”Ⅱ期活动已经结束,但志愿者的脚步还在继续,“空调120”志愿活动也将会越走越远。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先亮、建环专业负责人郭强、建环系支部书记刘恩海、建环系主任陈海飞、学生支部书记魏锦扬及建环专业教师等出席了““空调120”活动动员大会。第十六届全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10月23-25日,第十六届全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常州大学承办,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郭建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院长张广清、中国石油学会科普咨询部副主任及石油工程研究生教育认证秘书处康剑以及其他石油院校相关负责人及教师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副校长徐守坤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广清教授、东北石油大学孙玉学教授、西南石油大学杨世箐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彭浩平副院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詹健科长分别根据各校石油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认证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全国石油工程研究生教育认证秘书处康剑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并针对工程伦理课程建设进行培训。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大会报告,并对石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认证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举措,及下一阶段本领域工作重点等进行探讨交流。石油工程学院院长何岩峰在总结发言中,向参会单位代表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各兄弟高校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推进本领域研究生教育质量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来我院交流并举行研究生招生宣讲会
10月23日,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院长江厚顺和副院长李忠慧一行来我校石油工程学院交流,并在机械石油楼653召开研究生招生宣讲会。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院长何岩峰、副院长彭浩平、2017级及2018级石油工程专业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院长何岩峰对长江大学的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情况。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院长江厚顺介绍了长江大学的基本情况,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我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交流会上,双方都希望进一步地扩大合作,增进交流。 随后举行的研究生招生宣讲会是由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忠慧主讲,旨在为在座学生全方位的介绍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宣讲会伊始,副院长李忠慧介绍了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和研究生培养条件。而后,副院长李忠慧从地理优势、学院科研水平、就业前景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报考长江大学研究生的优势。最后副院长李忠慧鼓励学生提问并就学生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来我院进行交流
10月25日,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副院长杨满平教授带领石油工程系相关老师,包括马平华、郑黎明和施而修老师一行来我校石油工程学院进行交流。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周诗岽出席交流会,石油工程专业负责人邓嵩、系主任窦祥骥教师等参加了此次座谈交流会。 交流会由石工系主任窦祥骥老师主持,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周诗岽对燕山大学的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石油工程学院的历史及发展情况,特别是近几年取得的突出成绩。介绍了关于能够成功申报此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的经验,介绍了常州大学工程教育认证的撰写过程和从中汲取的经验,同时表达了今后双方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期望。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杨院长对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的快速发展及取得的成绩表示了祝贺,并详细介绍了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石油工程系的具体情况,对此进行了高度赞扬,希望今后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建设中能够得到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会后,杨院长一行还参观了石油工程学院石油钻采与储运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和提高采收率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郭建春教授来我校交流
10月23日下午,西南石油大学-常州大学交流会在贵宾接待室举行。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郭建春教授、常州大学校长蒋军成教授、常州大学副校长苏旭平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负责人何岩峰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交流会依始,蒋军成校长代表学校向到访的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郭建春教授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石油与天然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近些年取得的发展成绩。他希望双方把握机会,优势协同,开展石油与天然气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两校的科研水平,为我国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郭建春副校长介绍了西南石油大学的学校发展情况和石油天然气学科基本情况。他表示,西南石油大学处于快速发展和创新驱动的阶段,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兄弟院校的支持和帮助,他希望兄弟院校加强沟通交流、创新协作模式,探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合作路径。会上,与会代表就具体的石油与天然气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广泛交流。石油工程学院分工会开展重阳节离退休教师慰问活动
10月25日上午,在重阳节来临之际,石油工程学院分工会组织开展离退休老教师慰问活动,给我院7名离退休教师送去节日的祝福和亲切的慰问,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党委副书记陆先亮,分工会名誉主席赵书华、分工会主席纪国剑及部分老教师代表参加了慰问活动。活动中,王永利书记首先向离退休教师们表达了亲切的节日慰问,询问了离退休教师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对离退休教师们长期以来为学校和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对石油工程学院近期发展现状、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和未来规划做了介绍。在场的离退休教师们对学院领导们的关心照顾表示感谢,对近年来学院发展的良好态势表示高度肯定,并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慰问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活动增进了离退休教师和学校及学院之间的感情,学院及分工会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离退休教师的工作,把关怀送到每一位离退休教师的心上,把感恩敬老和尊师重教落到实处,也希望离退休教师能保重身体,常回学校和学院看看。石油工程学院召开新一届工会委员会
10月14日,石油工程学院于机械石油楼651召开了学院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院党委书记王永利、党委副书记陆先亮、上一届院工会主席赵书华和新一届工会全体委员参会。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陆先亮主持。会议首先经新一届工会委员无记名投票选举确定由纪国剑同志担任院工会主席。同时明确了各会各委员的分工。院党委书记王永利对新一届院工会的工作提出要求和期望,院工会要加强对工会工作的认识,明确工作职责;要切实维护好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通过教代会参政议政的作用,做好教职工与学校和学院间的桥梁纽带;要深入基层,积极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做好服务工作;结合学校工会要求和学院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上一届院工会主席赵书华介绍了学校工会要求和院工会历年状况,对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期望,希望进一步提升各类工会活动的教师参与度,创造式的组织一些学院特色的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提升学院的声誉和影响力。纪国剑代表院新一届工会委员会表示,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将秉承院工会的优良传统,牢记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努力为保障教职工权益、关心教职工生活和需求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服务意识,积极为石油工程学院举行2020级新生校史教育
10月16日,为帮助新生进一步熟悉校园,了解学校历史,石油工程学院在W2阶梯教室开展了校史教育讲座。本次讲座由袁能老师主持演讲。2020级全体新生参加此次会议。袁老师以“奋进的常大”为题,先为大家介绍了常大校名的六次转变,随后以自己参与建校的亲身经历介绍了学校的校史发展。“建校初期”、“江苏化工学院成立”、“江苏省与中石化联合办学”、“成为中石化直属院校”、“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更名常州大学”六大板块将校史清楚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袁老师以“青春、梦想、护航”三个关键词结尾,祝福新生们在新学期努力学习,向着自己全新的梦想出发。石油工程学院举行2020级本科生安全教育讲座
为了加强新生安全防范意识,维护校园正常教育和生活秩序,以及保障学生安全。我院于10月16日上午在W6阶举行2020级本科生安全教育讲座。讲座由科教城派出所邹幼红老师主讲,我院全体新生参加讲座。邹老师从生命安全、违法犯罪、财产安全三个方面指出来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邹老师以大学城几所高校发生的真实事件为例,提醒大学生一定要增强预防网络诈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同时,她还向新生们简单介绍了偷窃的惯用伎俩,希望新生们注意宿舍防盗,离开宿舍记得关门,不要让陌生人随意进出宿舍。没有安全就没有未来,要时刻紧绷安全的弦。本次安全教育讲座不仅为同学们在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敲响了警钟,对促进同学们保持健康心理,提高抵御不安全因素的能力也起到了引导作用。争取做到防患于末然,在全院营造起安全、健康、文明的良好氛围。弘扬女排精神,争做励志少年——石油工程学院举行“学习女排精神”信仰公开课
为了深入坚定青年信仰,学习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10月15日,石油工程学院邀请学校教师毛雯(南大女排前队长,电影《夺冠》中老一代中国女排队长曾慧英的扮演者)在武进校区W17阶教室讲授“女排精神”信仰公开课,为石工学子详细讲解了女排精神的内涵。毛雯老师讲述了女排的非凡事迹以及中国女排的感人故事,系统讲述了女排精神,包括它的由来、内涵和传承等,并给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剖析,内容充实饱满,条例清晰;使常州大学大学生逐渐明白中国女排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更是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新时代女排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也是中国奥运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的生动彰显。精神在,力量就在,希望就在,胜利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