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苗荣教授新作《声振信号结构分析》出版
2022年8月由吕苗荣教授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声振信号结构分析》正式上架,其内容是在《工程信号处理新方法探索——最优频率匹配法和模式滤波法研究与应用》和《机械设备振动信号结构学》两本书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这本书花费几年心血,以模式滤波法为信号处理方法,涉及汉语语音信号、果蝇和蚊子等昆虫鸣声信号、手表和电钻运转过程中的声振信号,并以世界著名器乐协奏曲——《杜鹃圆舞曲》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应的声振信号结构分析的探索实践。本书具有独创性,图表丰富,数据翔实,易懂易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我院召开考研优秀典型经验分享会
为加强学生对考研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明确考研规划,挖掘自身潜能,营造良好的考研学习氛围。我院于9月20日晚召开考研优秀典型经验分享会。考研优秀学生代表耿璇,赵旭航,候裕康等三位同学为同学们做考研分享,分别从考研心理准备、专业选择、课程学习与培训、考试技巧、复试注意事项等方面作经验分享,19级全体同学及其他年级对考研感兴趣的同学参会。会议由19级辅导员张健主持。经验分享环节,三位同学结合自身的考研经历,先后围绕专业选择、择校、初试备考、复试、调剂、专硕和学硕的区别等话题向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如何高效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平衡专业课与公共课复习时间给出了各自的意见,为同学们提供了参考。同时就考研与就业、考研动机、考研心态、参考书的选择、资料信息的收集、复习时间的安排、复习方法、应试技巧、对报考专业前景的看法等同学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细致耐心地与参会同学进行了分享。接着,在交流环节,同学们认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面对大家的提问,学长、学姐们悉心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历和心得体会,并结合自身经历和复习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分享会问答氛围十分活跃,使同学们对考研过程有了更具体更清晰的认识我院召开2019级考研专题班会
近日,为进一步增强我院2019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激发学生考研积极性,树立考研目标,充分推动落实学院考研指导工作,我院19级各班主任陆续面向本班学生召开考研专题班会。会上,各班主任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前的考研形势,希望作为已经步入大四的同学们做好人生规划,正确处理考研和就业的关系,结合所学专业和自身特点设定合理的考研院校和就业目标。随后各班主任老师结合近几年的考研形势,从确定目标、专业兴趣、考研院校、考研价值意义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建议,希望同学们合理分析形势,明确考研方向,坚定考研信念,科学规划时间,积极备战考研。最后老师们表示在大四阶段明确未来目标很重要,要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韶华。通过本次考研主题班会的召开,加深了同学们对当前考研形势的认识,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树立考研的信心,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为我院2019级学生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校党委书记陈群为“青蓝培训班”上第一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校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以及2022年全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9月17日上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在机械石油楼243会议室举办首届青年教师“青蓝培训班”开班仪式。校党委书记陈群出席并作开班首讲,58位近五年新入职教工参加培训,仪式由学院院长彭明国主持。在授课前,首先进行了新老教师师徒结对签字仪式,陈书记通过郑板桥的《新竹》给予师徒结对充分的肯定,希望学院通过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呈现“十丈龙孙绕凤池”的良好局面。本次开班仪式上陈群书记深情回顾了自己和学校一起从“山洞做实验室,幼儿园做教室”的筚路蓝缕到今天拥有博士点授权单位和进入江苏省高水平建设大学行列的艰辛发展历程,希望广大青年教师珍惜现在,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大学生”。除和辅导员教师具有同样的“四个练就”外,还对青年教师提出五点希望:一是要了解常大,热爱常大;二是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三是要有学术的力度;四是要有视野的高度和广度;五是要有人性的温度和舒适度。 本次培训学院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学校各职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黄维秋教授团队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合作开展油气安全环保项目顺利推进
以“四个面向”为引领,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委托,常州大学油气回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维秋教授团队承担的“油气场站逸散气体排放特征及安全风险评价”重点研发项目顺利推进。针对该项目研发,团队前期赴长庆油田现场实地调研,并于近日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顺利通过中期对接交流。一、理论到实践——黄维秋教授团队赴长庆油田进行实地调研2022年6月15日至6月30日,在黄维秋教授、周宁教授带领下,团队教师、硕博士研究生等10余人对分布3个省份的长庆油田15个油气场站进行现场实地调研和VOCs取样检测,重点对6种典型油气场站(油田联合站、转油站、油泥处理厂、措施返排液处理站、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天然气处理厂)进行VOCs排放溯源及其组分分析,并结合团队实验室大型风洞测试平台,进行油气排放扩散数值模拟,为油气田主要排放源VOCs核算方法和本地化排放系数、VOCs及其碳排放准确核算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对多个典型油气场站进行风险评估和VOCs治理工艺安全性评价。在现场调研期间,适逢中国共产党“七一”建党日在即,团队特地挤出短暂时间,到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再教育。团队【启航行动】第一期:我院开展2022级本科新生家长会
为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校区和学院的发展情况,解答家长的各类疑问,帮助新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我院于9月16日下午18:00召开2022级本科新生家长会。党委副书记张小远,学工办主任宋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系主任纪国剑、石油工程专业系主任窦祥骥、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系副主任柳扬,22级新生辅导员张天露和全体新生家长出席会议。就学院发展、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为家长们做了详细介绍。会议由宋佳主持。会议伊始,回顾观看了由学院精心制作的迎新宣传片,接着,张小远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学院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新时代大学生要提高政治觉悟,树立远大理想,肩负伟大使命,努力学习、开拓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学院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学院特色以及师资力量、近年来考研率、就业率等方面内容向家长进行了详细介绍。他强调大一是同学们打好基础最关键的一年,希望同学们在大一学年中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奋勇争先,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各专业系主任对本专业内容、师资力量、专业排名、毕业去向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最后,新生辅导员张天露进行了自我介绍以心迎新,以心动新——我院喜迎2022级新生
丹桂飘香,荷花满塘,又是一年迎新时。9月12日-15日,我院2022级新生报到工作顺利开展,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一项项贴心的服务,喜迎来自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百川入海,扬帆起航,2022级新生满怀憧憬,从东西南北,五湖四海,汇聚常大!迎新期间,校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等校领导,院党委书记王永利,院党委副书记张小远莅临迎新现场,看望新生,慰问全体迎新工作人员及学生志愿者。陈群对迎新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周到细致的服务给予充分肯定,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叮嘱大家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用“心”迎新,做有温度的迎新工作。校外高铁接站点,迎新志愿者们在接站口翘首以盼,有新生出站热情的微笑相迎:“你好”,“欢迎来到常州大学!”,并“抢”下新生手中沉重的行李。校内南广场迎新现场,我院各部门分工协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迎新工作。报到台前,工作人员耐心指导新生办理入学流程,验证身份,发放一卡通和新生礼包。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热情的为新生们解疑答惑,指引道路。新生们也纷纷在石工院的展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合影留石油工程专业召开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方案论证会
9月14日下午,我院石油工程专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方案论证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院长、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执行院长宋先知教授出席会议并担任专家组组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齐宁教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李皋教授、东北石油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成庆林教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王卫强教授出席并担任专家组成员。海外教育学院何岩峰院长、我院彭明国院长、周诗岽副院长以及多位石油工程专业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周诗岽副院长主持。会上,何岩峰院长汇报了石油工程专业发展历史、现状和建设计划,专家组对常州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智慧油田”品牌特色及师资配置表示肯定,并从专业建设目标、课程思政及品牌课程建设、学生创新创业与产教融合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建议我院石油工程专业应充分利用国家级虚拟仿真平台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享国内外资源,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和智能化。经评议,专家组一致通过了常州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江苏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任务书。最后,彭明国院长做总结发言,他表示,专家组结合所在院校的石油工程专业办学经验给出了非常中肯浙江海洋大学竺柏康院长一行莅临学院指导交流
2022年9月9日下午,浙江海洋大学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竺柏康院长一行四人到访我院指导交流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院长彭明国、副院长周诗岽、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负责人、实验中心主任、系主任及多位教师出席会议。王永利书记和彭明国院长对竺柏康院长一行来访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希望双方在青年教师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周诗岽副院长介绍了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建设基本情况及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做法,特别是参加工程认证的相关经验,并同竺柏康院长就油气储运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会上,储运系李恩田、高玉明等老师还在一流课程建设、课程思政与学生培养等方面与竺柏康院长一行交流了相关经验。一直以来,学校与学院高度重视专业认证工作,我院油气储运工程系于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全国最早通过该认证的三所油气储运办学单位之一,认证有效期为6年。近年来,本专业以省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OBE理念为指导,结合油气储运行业和江苏省能源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面向产出”的内外部评价机制进行了不断地完善提升,并使之有效地运行,有学习贯彻全委会精神,提高刚性执行力
9月8日上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于652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会议围绕“结合下半年工作任务,学习贯彻全委会精神”为主题开展学习讨论,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团队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首先,会上解读了陈群书记在校二届九次全委会上的报告《时刻牢记使命与责任 努力打造刚性执行力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然后,重点就如何提高全院师生的刚性执行力、完成学院下半年任务展开讨论。与会成员积极发言,周诗岽副院长结合教学工作提出了提高执行力的具体措施;彭浩平副院长结合科研和研究生工作提出了提高执行力的方法;张小远副书记提出,要将提高执行力与学生工作结合起来,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会上,各专业负责人、团队负责人也结合专业方向和科研教学工作,对如何提高执行力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立志要加强团队建设、完成下半年工作任务。最后,彭明国院长分享了学习全委会报告精神的感悟,提出提高执行力要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办事态度,二是办事本领,并要求具体落实到工作中;王永利书记在总结中指出,要结合学院实际任务与目标谈提高刚性执行力,充分调动全院老师的积极性,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我院教师窦祥骥获全省高校青年教师 教学竞赛二等奖
近日,由江苏省总工会、省教育厅、团省委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河海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教师窦祥骥获工科组二等奖。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省内重要的教学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比赛的168名参赛选手来自于全省12个设区市和55所高校。比赛要求选手在20个教学课时的课件中随机抽选1讲参赛,全面考察青年教师的思政素质、教学功底、学术素养、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锤炼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其创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热情。窦祥骥老师的参赛课程为石油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及特色课程——《采油采气工程》,他表示将正视自身不足,在未来教学之路继续囊萤映雪、上下求索。我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本项赛事,努力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参赛教师也全身心投入备课备赛,积极主动迎战,在比赛中充分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的风采。祝全院教师教师节快乐!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新教工座谈会
9月8日上午,学院以“培根铸魂育新人,专注治学向未来”为主题,召开2022年新教工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院长彭明国、副院长彭浩平、周诗岽、副书记张小远以及全体新教工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工会主席纪国剑主持。会上,各位新教工做了自我介绍,并就如何做好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彭明国院长指出青年教师要尽快融入教研室和科研团队,以教书育人为本,要有坚定的目标,持之以恒、耐心积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科研上紧密联系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汇聚科研团队力量攻坚克难,团结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申请青年基金项目,早谋划,多思考;同时也希望青年教师要有集体荣誉感,积极承担学院分配的任务,严格要求自己,提升业务能力,不仅要做到传道受业解惑,也要育人成才服务社会和国家。最后,学院给各位新进教师送上了慰问品,激励大家立足讲台,勇攀登科研高峰,祝大家第一个教师节快乐。岁月不居,天道酬勤,且看我院教师把意念沉潜得下,把志气奋发得起。不拘昨日辉煌,继续前行;不惧未来征程,全力奋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召开2022级师生双选宣讲会
为促进师生交流,推动研究生培养工作。2022年9月8日上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顺利召开了2022级师生双选宣讲会。学院研究生导师及2022级150名研究生参加此次会议。本次会议于线上举行,由分管副院长彭浩平主持。会议伊始,彭浩平副院长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参加本次会议的导师及会议主要内容。随后,导师们就个人基本信息、研究领域、科研团队等方面向同学们展开了介绍,并对同学们未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提出了指导和期待。最后,研究生们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科研兴趣及个人意愿填写了导师选择意向表。本次师生双选宣讲会圆满完成,帮助2022级研究生合理确定相关导师,加深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和导师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