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工学院分工会开展“奋进新征程 聚力谱新篇”教职工健步走活动
初冬时节,乍寒还暖。为积极响应校工会号召,庆祝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主题活动,11月20日下午,石工学院分工会在东校区开展教职工健身走活动。石工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带队学院党政班子与老师们一起参加活动。活动中,大家边走边交流,享受着健步走的快乐。活动引导教职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展现拼搏风采,进一步强健了教职工身体,丰富了业余生活,发扬了团队协作精神,倡导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广大教职工纷纷表示,通过参加健步走活动释放了压力、增进了交流、收获了友谊,今后将以更加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饱满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到教育工作中。(编辑/丁依菁 审核/王永)【助航行动】第十一期: 我院召开“学在常大”卓越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11月16日,我院于W1319教室召开“学在常大”卓越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出席动员大会,各班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各学生组织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班班长、学习委员参加了会议。 王永强调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优良的学风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院形象的重要保障。他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学习氛围。王永宣布成立学院学风建设工作小组,并下设若干检查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各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各年级学生干部,由辅导员任组长,亲自带队进课堂、进宿舍开展学生早晚自习、课堂的迟到、早退、旷课、违纪等监督检查。王永要求各工作小组、学生组织各司其职,围绕工作方案积极落实各项活动。 此次加强学风建设动员大会的举办,为学院进一步推进学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学风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分工会开展 二级教代会提案征集活动
为配合2023年学院二级教代会的召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分工会近期开展了二级教代会提案征集活动。全院教职工老师提出了多条提案,主要集中在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提升内部管理效能、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简化校友返校流程等方面,意见建议诚恳实在可操作性强,体现了教职工代表对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为学院科学管理、持续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学院将加强与老师们的沟通交流,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一步做出研究和落实,分工会也会将相关意见建议提炼成校教代会提案提出,以求得到学校层面的关注和解决。院学生会、科协联合举办素质拓展活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丰富大学生活。近期,我院于辅楼W16阶教室举办了“破冰之旅—青春同行”素质拓展活动。活动由段露与杨智琦两位同学主持,院学生会、科协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在小游戏《动名词接龙》中拉开帷幕,同学们异想天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会场氛围十分热烈。在第二个游戏《拼音组词》中,同学们踊跃参与,在有说有笑中把本次活动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本次素拓活动中,同学们还进行了才艺展示。学生会文艺部带来了歌曲《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和rap。学生会学习实践部演唱了歌曲《whatmakesyoubeautiful》和《那一天从梦中醒来》。学生会主持部演唱了歌曲《时间煮雨》。精彩的节目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此次素质拓展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更为学生深度交往交流提供了平台。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本次活动不仅结识了很多朋友,还强化了合作意识,感受到了团队之间的凝聚力。(编辑/张天露审核/王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专家到访我校调研交流
11月14日,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与常州大学产学研交流会在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召开。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建均,中石化钻完井液技术中心副主任单海霞,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华北项目部经理张麒麟、工艺所副所长杨玄到访参会。常州大学副校长王建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副院长周诗岽、院长助理邓嵩,石工学院、环境学院、药学院部分教师参与本次会议。会议由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主持。常州大学副校长王建浦对胡建均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办学历史、专业特色及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成果。他表示常州大学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在油田化学与人工智能、钻井液智能化设计等技术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与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空间广,希望校企双方加强交流合作,深入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学校科研能力,为双方的长期有效合作开拓更多可能性,共同努力推动校企在协同承担国家使命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建均表示,面对超深井、复杂结构井等世界级钻井难题的新挑战,校企双方【启航行动】第二十八期:“生涯规划,职引未来”—— 学院开展新生职业规划专题讲座
为帮助本科新生更好规划专业发展方向,树立职业目标,11月15日,我院邀请了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灵芝为2023级本科新生开展职业规划讲座。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主持讲座,石工231班、石工232班和能源专业全体新生参加讲座。“好的规划,比没有方向的努力重要100倍”,张灵芝从“了解自己”“了解环境”“确定目标及路线”“落实目标落实举措”以及“评估与修正”五个方面讲解。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自身体会,教会同学们分析自己的潜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通过自身的奋斗和拼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王永结合近期的听课及早晚自习的走访情况,强调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要求同学们尽早树立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本次讲座有助于学生们掌握生涯规划的方法,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环境,明确职业目标,为个人成长与成才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院举办江苏省“百校联动”暨常州大学2024届毕业生公益招聘会——储运、石工、能源类专场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11月15日下午在主楼二楼平台成功举办了江苏省“百校联动”就业活动暨2024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储运、石工、能源类专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毕业班辅导员、专业教师等来到现场与招聘单位和毕业生沟通交流,了解企业招聘情况并向单位推荐毕业生。本次招聘会共计吸引了近50家优质企业参加,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为毕业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招聘单位与毕业生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毕业生们积极投递简历,深入了解招聘信息。我院本着精准对接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组织了此次招聘活动,旨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和高效就业。本次专场招聘会成功搭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息交流和双向选择的平台,学院将继续深入推进系列就业工作,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我校成功举办江苏省“能源智慧,创新未来”研究生科研实践大赛
11月10日至12日,2023年江苏省“能源智慧,创新未来”研究生科研实践大赛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江苏省工学III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常州大学承办,常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联办。江苏省工学III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江南大学副校长堵国成,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常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何岩峰、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江一山、团委书记田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出席闭幕式,部分参赛高校指导教师、学生团队代表等参加闭幕式。大赛闭幕式由常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何岩峰主持。闭幕式上,李亚飞指出,常州大学始终致力于把服务石油石化、能源动力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他勉励广大研究生成为有思想、善思辨、敢创新,了解人类文明、具备国际视野、拥有真学实才,家国情怀深、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能讲好中国能源故事并与世界有效沟通的精英人才。堵国成从党和国家能源事业和人才战略角度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此次大赛为契机我院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实验室安全稳定,11月9日下午,学院副院长纪国剑带队检查学院实验室安全,实验中心全体人员参加检查。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存放及使用记录、气体钢瓶使用、实验室环境卫生条件等,并对重点隐患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相关实验室限期整改。此次检查是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为学院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打下基础。石工学院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11月8日下午,学院党委于乐行楼655会议室召开了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重点学习常州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的会议精神。本次学习会由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主持,副院长周诗岽领学,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院长助理、专业负责人、系主任、支部书记及副书记参加学习。彭浩平在开场发言中强调了学习会的重要性,他指出,学习党代会的精神是对学院党员干部的一次重要考验,也是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关键一环。他鼓励参会人员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代会的决策和部署,将其融入学院的工作实践。周诗岽领学了徐守坤书记所作题为《牢记嘱托走在前感恩奋进做示范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新篇章》大会报告,并传达会议精神。他逐一解读了报告内容,包括“一个引领”,实施“四大策略”,开展“九大行动”等重要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积极提问和讨论,就如何将党代会精神贯彻到学院的具体工作中提出了建议。通过这次学习会,学院党委再次明确了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性,并从科研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学院将继续推动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为学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学院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聚焦交叉领域,提升学科发展——第七届岩土多场耦合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在常州大学顺利召开
2023年11月3日至5日,第七届岩土多场耦合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在常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常州大学、中科院岩土力学研究所及中科院渗流力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浙江海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海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力学学会流渗力学专家组组长刘曰武,常州大学副校长李亚飞、研究生院院长何岩峰,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副院长周诗岽、宋付权教授等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岩土多场耦合领域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来自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郑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海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20余所高校,中科院岩土力学研究所、中科院渗流力学研究所、中石油研究院、中石化研究院、大庆油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中石油西南油田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公司等生产单位的专家代表、技术骨干共计80余人参与本次会议。中国力学学会渗流力学专业组组长刘曰武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意在促进资源与能源开发、工程建设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中的岩土多场耦合问题研究的新发现,在岩土多场耦合的理论、实验技术和数值模拟研究等方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 第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11月1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第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于图书馆六楼报告厅成功召开。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学生会指导老师张天露及大会代表参加大会。会议伊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王永致开幕词,他结合新时代青年的要求激励同学们传承“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奋进精神,践行“知者行于始,行者知于成”的朴实理念,将火热的青春投入国家事业的壮阔蓝图中。会议期间,院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分别宣读了修订后的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章程及监督章程。代表们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兼执行主席王钱龙、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李悦做的工作报告,选举并产生了出席常州大学第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代表、常州大学研究生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出席常州大学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常州大学学生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最后,张天露致闭幕词,他希望新一届院学生会、研究生会要秉持“明德、笃行、唯实、创新”的院训,切实发挥好学院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本次大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背景下召开,对于学院团学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学生会、研究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召开2023-2024-1学期研究生师生恳谈会
为了更好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校园活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11月1日上午,在乐行楼652会议室召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2023-2024-1学期研究生师生恳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分院院长周诗岽,专业教师代表徐慧、柳扬、汪城、王超前老师,研究生秘书及研究生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围绕学术研究、学术生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随后教师们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回应。老师们强调,在数据互联网时代,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时,要增强学习主动性,加强与导师、任课教师的沟通,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彭书记表示会加强和学校各部门的沟通,为学生校园生活提供便利,同时提出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学会更好地管理时间、规划研究进度,转变学习方式和观念,加强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思考,善于调节情绪,为未来做好准备。此次座谈会对进一步提高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巩固思想认识,担当责任使命——本科生党支部开展10月主题党日活动
10月30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在W1109教室开展党日活动。活动由党支部书记阴蕾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本次党日活动。 支部党员围绕10月组织生活学习资料汇编分享心得。能源212肖胜天表示,作为新时期的先进青年,应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努力争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贡献力量。储运201邹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振信心催人奋进,我们要发扬铁人精神,发挥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石工202胥彦羽表示,目前国家正处于高新技术的深刻演变阶段,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地激烈,身为大学生党员要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通过此次党日活动的学习,支部成员深刻认识到“学习强国”“党员大学习”“青年大学习”等学习平台的重要性,在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的同时也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