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组织全体学生党员观看《白云溪上》音乐剧
10月28日下午,以“常州三杰”为题材的《白云溪上》音乐剧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立艺楼礼堂上映。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组织全体学生党员到场参与观看。《白云溪上》以音乐剧的形式传播红色经典,弘扬红色文化。讲述了年轻时期的瞿秋白、恽代英和张太雷相遇白云溪,共同改变旧中国,为国家寻找光明的路,为人民寻找永远幸福的故事。就像白云溪上的摆渡人,常州三杰正是旧中国的摆渡人,为人民和民族寻找一个崭新的世界!“这部剧让我们更深的认识了常州三杰。”观看后,陈锋感慨到:“从“黄埔教官”到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中国革命青年楷模恽代英先生;到要“谋将来永远的幸福”的共青团创立人之一张太雷先生;再到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也绝不屈服的挽救中央于危急关头的瞿秋白先生。三杰的精神将永远指引广大青年继续前行;三杰精神不只是常州的文化名片,更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白云溪上》这部剧也深刻贯彻了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拨开云雾见青天,守得云开见月明。诸位先生虽然生活在满是迷雾和黑暗的世界,但他们向往光明的砥砺奋进为我们创造了如先生们所愿的繁荣盛世。如今的我们更要踔力【启航行动】第十期:我院开展2022级本科生学生手册考试
为扎实推进学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对学校校规校训、学生守则、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认识。我院于10月27日晚18点30分开展本科生手册考试,2022级全体新生参加了此次考试。本次考试采取闭卷答题的模式,题型多样,涵盖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勤工助学、违纪处分等各方面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本次考试由院自律中心负责分发试卷、监考工作,22级辅导员张天露老师负责巡考工作。考试期间,同学们自觉遵守考场纪律,独立思考、认真答题、考风端正。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方知行止。本次学生手册考试帮助我院学生明确了作为合格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向,对同学们未来四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助航行动】第一期:精准帮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为促进我院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帮助本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院于10月26日下午在乐行楼652会议室举行“助航计划”专项活动。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系主任窦祥骥老师、石油工程专业教师支部书记徐慧、石工212班班主任谢云欣、21级辅导员宋佳、帮扶学生和受帮扶学生共同参加。会议由辅导员宋佳主持。会上,学院邀请了17级程浩和16级黄亚红两位优秀毕业生,分别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了分享。窦祥骥、徐慧、谢云欣三位老师分别就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分析,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找到学习上的困难点,并给予有效建议。最后,宋佳要求两位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表,做好每月的学习记录。本次会议旨在通过“点对点”的帮扶方式,对两名21级的学业困难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业辅导,帮助两名同学明确学习目标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计划,形成“一对一”精准帮扶。中石化江苏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来我院举办招聘宣讲会
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帮助毕业生找到自身定位,加强院企联系,10月26号晚,中石化江苏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在W2117举办了招聘宣讲会。此次活动邀请到了中石化江苏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宝辉和油气设计所设计师刘璐做宣传动员,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本次宣讲会。招聘单位分别播放了本公司的宣传片,结合宣讲PPT,详细地向在场的同学们展示了各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愿景、所获奖项及公司未来发展机遇和使命,并与大家分享了工作经验和心得,解答同学们关于求职、就业、职业发展方面的问题。随后,公司人力部着重介绍了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员工待遇、组织构架及发展前景,并诚挚地邀请同学们加入。近期我院多举措、多渠道积极推进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此次企业招聘宣讲会的顺利举办,为校企两方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毕业生和用人企业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企业的深入了解,也为应届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与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企业与高校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共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启航行动】第九期:我院召开本科生出国(境)政策宣讲会
为帮助我院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学校及学院各类出国(境)交流项目及相关支持政策,10月27日晚,学院邀请国际处顾倩媛老师为大家做线上本科生出国境政策宣讲。22级辅导员张天露老师与全体大一学生参加了此次宣讲。宣讲会上,顾倩媛详细介绍了我校各类学生出国(境)交流项目,包括项目类别、合作院校、申请条件、出国流程、政策依据等,为有意参加交流的同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同时,顾倩媛提醒有交流意愿的同学,要做好具体的学习规划、仔细了解项目申请的时间节点、努力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为出国(境)交流提前做好准备。本次宣讲会帮助我院学生开拓了国际化视野,为学院后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储运教师党支部召开“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引领专业内涵式创新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10月25日下午13:30,储运教师党支部在乐行楼652开展了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之 “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引领专业内涵式创新发展”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吕晓方主持,学院赵会军副院长、彭浩平副院长、周诗岽副院长以及储运系全体教师参加。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主要包括:二十大报告的学习心得体会和结合二十大报告精神深挖专业内涵式创新发展新途径两部分组成。会上,赵会军副院长通过二十大报告的学习,指出专业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深刻理解清洁能源的含义,有计划分步骤的为国家实施碳达峰行动助力。周诗岽副院长通过二十大报告的学习强调,专业应该办好学生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要形成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科技自信的良好价值氛围。同时,专业无党派人士黄维秋老师通过二十大报告的学习指出,必须坚持习总书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要结合专业实际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专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要凝心聚力组织专业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形成专业科研的品牌力。随后,专业的各青年教师就十二大报告的学习心得和深聆听二十大,畅谈新征程——能源系教工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筑牢能源专业教师的理想信念,10月25日下午,我院能源系教工党支部开展“聆听二十大,畅谈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朱宝忠主持,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民主党派代表和部分群众参加了此次活动。全体党员首先观看了二十大报告视频剪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给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前进的力量及胜利的信心。随后院党委书记王永利做主题发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立场观点方法。鼓励老师们要将对二十大报告的学习活学活用到教学与科研中去,做一流人才,做一流工作。支部书记朱宝忠组织全体成员就二十大报告开展主题讨论,各位党员踊跃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来我院举办招聘宣讲会
10月24日,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帮助毕业生找到自身定位,加强校企交流合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于教学主楼W1102举办了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专场招聘宣讲会。此次宣讲会邀请到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海外业务中心党群负责人兼项目部副书记张旭东作为主讲人,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本次宣讲会。讲座中,张旭东首先结合宣讲PPT,向同学们展示了公司企业文化、企业愿景、福利待遇及发展前景,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学校到职场的工作经历和心得体会,简要介绍了石油行业的现状与前景,让同学们对企业文化和工作内容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随后,张旭东针对同学们关于职业发展方面的提问进行了详尽解答。此次企业招聘宣讲会的顺利举办,为校企双方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毕业生参加实习实践、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近期我院多举措、多途径、多渠道全力推进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力求提升就业工作质量,确保毕业生更充分、更满意就业。【启航行动】第八期:我院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对“恋爱能力”的综合理解,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10月24日下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邀请蔡亚敏老师于w8阶梯教室为我院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22级辅导员张天露老师与全体大一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张天露主持。同时,该讲座也在线上向全院学生进行了现场直播。蔡亚敏以恋爱与成长为主题,通过各类心理实例与各种心理法则,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恋爱观,引导同学们了解爱、感受爱、表达爱。同时她也为同学们讲述了失恋后的心理调适方法,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失恋。在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蔡亚敏认真为同学们进行了答疑解惑。最后蔡亚敏希望同学们能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祝愿同学们度过美好愉悦的大学生活以及拥有健康快乐的恋爱经历。通过此次讲座,我院学生对恋爱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明白了在爱的世界里需要互相理解、彼此成就。本次活动对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规范行为,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中石化江苏油田公司来我院举办招聘宣讲会
10月24日,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强校企交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于w1102教室举办中石化江苏油田公司招聘宣传专题讲座。讲座邀请到江苏油田党委组织部组织室马志明作为主讲人,大四毕业班相关专业同学参与了本次宣讲会。讲座伊始,马志明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关于江苏油田的记录短片,包括企业的历史进程、发展前景、绿色建设、红色文化以及福利待遇等多个方面,多角度为同学们展示企业特色。随后,马志明又对学生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例如工资待遇、社会福利、住房问题等进行了详细地解答。会后,又针对个别同学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让学生对企业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本次企业招聘宣传专题讲座的顺利开展,不仅加深了校企双方的合作,还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使应届毕业生有了更多地就业机会和职业选择。此外,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理解,这不仅为企业与本校的交流铸造了桥梁,也为大学生与企业打造了交流的平台,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互利共赢的美好格局。石油与天然气研究生党支部“热议二十大”学习活动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石油与天然气研究生党支部在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同学观看二十大开幕并在支部书记陈锋的组织下进行了常态化学习——“热议二十大”活动。“热议二十大”学习活动由各党小组组长于乐行楼组织完成。这次活动帮助大家更好地感悟思想、振奋精神,明确方向、锚定目标。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报告关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部署要求。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力奋发、勇毅前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热议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二十大明确了我们下一步的任务与方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胸怀天下;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务必要坚持不懈的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抱有远大理想,增强信心斗志,坚持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学习二十大,知识润初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开展知识竞赛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对党规党章、二十大报告的学习,10月23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以“学习二十大,知识润初心”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经前期报名,共有24支队伍参加本次竞赛。10月23日上午9时,初赛“星星之火可燎原”在乐行楼252会议室举行。初赛采取笔试、团队作答的形式开展。期间,参赛成员全神贯注、凝心聚力。在历时1小时的紧张作答后,11支队伍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决赛环节。当日下午3时,决赛“笃行不怠向未来”正式拉开帷幕。决赛采用现场竞答、回合制淘汰的方式进行,综合检验参赛选手的理论知识储备、现场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3支队伍最终脱颖而出。唯有学深悟透,才能笃信躬行。通过参加本次“学习二十大,知识润初心”知识竞赛活动,学院的全体学生深入学习理解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凝心聚力,携手前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 召开“领航”学生骨干培训班筹备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团队凝聚力。10月22日中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学工办在乐行楼628会议室召开 “领航”学生骨干培训班筹备会。会议由学工办主任宋佳主持,全体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旨在促进“领航”培训班有序开展,为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搭建良好的平台。会上,学生骨干提出了当前工作遇到的难题,期望参加“领航”培训班解决困惑、提升自我、强化组织凝聚力。通过此次会议,学工办更加了解学生骨干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了“领航”培训班的课程计划。最后,宋佳老师对全体学生骨干提出基本工作要求,期望大家在筹备期间,担当责任、团结协作,为此次培训班顺利开班打好扎实基础。加强国际化工作 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
10月20日常州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嵇伟、项目管理科顾倩媛、张宙枫一行来我院指导交流国际化工作,交流会于乐行楼652会议室举行,我院党委副书记张小远、学工办宋佳参加本次会议。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嵇伟高度重视本次交流会,指出学校的国际化工作离不开各个学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并在会上重点介绍了目前学生出国境工作的相关情况,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对学生出国境工作未来发展布局进行了展望。学院也以本次交流会为契机,积极反馈了实际开展学生出国境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国际化工作,助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通过本次交流,学院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国际化政策的了解,为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切实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本次交流会上学院决定将学生出国境项目宣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环节并暂定下周邀请国际交流处项目管理科为我院新生开展主题宣讲,鼓励学生把握机遇,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平台、提升自身的国际化人才素养,勇于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去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