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青春,谁“羽”争锋——我院举办研究生系列友谊赛
为丰富研究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4月17日,我院成功举办研究生羽毛球与跳绳比赛等系列友谊赛。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研究生踊跃参与,他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绽放激情,展现出了青春的活力与风采。本次羽毛球与跳绳比赛不仅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更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大家的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在比赛中,选手们不仅收获了荣誉和掌声,更收获了友谊和成长。他们学会了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冷静、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学院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为积极踊跃参加本次活动的研究生颁发了参与奖,鼓励同学们健康生活,增强体质,更积极地投入生活和科研中去。倾听心声,共话成长——我院召开学生座谈会
为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搭建学院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4月8日—14日,我院分别于科教城、西太湖两校区开展多场学生座谈会。学院关工委老师王永利、王政伟,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各年级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学生代表们踊跃发言,大家围绕职业规划、求职考研、教育教学、学科竞赛、校园活动、生活保障等方面分享了感受、表达了想法、提出了建议。老师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热心解答,并承诺将尽快落实合理化建议,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同时,老师们也鼓励大家持续发扬主人翁精神,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共同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此外,学院通过公开院领导信箱、开通微信公众号留言功能等形式多渠道、更全面地了解学生需求,及时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我校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江苏赛区比赛中荣获佳绩
4月12日,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江苏赛区(区域赛)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我校提交有效作品共84项,29个项目入围江苏赛区,创历史新高。其中我院汪城老师指导的项目“从尾气到零碳:网约车如何撬动城市低碳出行的‘隐形杠杆’”(参赛学生:陈玲、冉璐璐、杨芷涵、谢育远)斩获江苏赛区省赛(大学生队)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赛;17个项目获江苏赛区省赛二等奖,11个项目获江苏赛区省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China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mpetition on Energy Economics)是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由低碳发展管理专委会执行的国家级赛事。2023年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正式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第十一届大赛自报名以来,受到各高校师生高度关注。江苏赛区共报名高校51所,提交作品1815项,其中有效作品1005项。经过形式审查、通讯评审、校赛现场答辩、区域赛现场答辩等环节,最终有223项作品获奖,其中本科生队138项,研究生队85项。(代文杰/编辑 邓嵩共青团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4月11日,共青团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院团委副书记魏锦扬、辅导员张健、学生组织主席团成员以及正式团员代表出席会议。 大会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魏锦扬代表共青团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他从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团组织建设和推动团员综合发展等方面总结学院团委过去四年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大会表决通过了大会总监票人、监票人、计票人名单以及共青团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和共青团常州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参会代表候选人名单,由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委员朱洪江宣读选举办法。随后,大会分别投票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和共青团常州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参会代表。经差额选举,魏锦扬、张健、宫云鹏等7人当选共青团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卞碧莲、魏锦扬等10人当选共青团常州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与会期间,学院团委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全面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行业前沿 共话能源未来——我院举办天然气产业发展与能源行业就业形势专题讲座
3月28日,我院在W4阶梯教室成功举办“佳期有约—行业大咖行”专题讲座,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石化江苏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 杜培恩受邀主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出席并为杜培恩颁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师聘书,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现场聆听报告。杜培恩结合国际能源发展动向与国内能源政策,系统阐述了天然气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规划正加速推进,未来将形成“全国一张网”的供气格局,为清洁能源转型提供坚实保障。针对能源结构优化,他强调,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协同,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关于就业形势,杜培恩结合中石化等企业的用人需求,提出“技术+实践+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他鼓励学生深耕油气领域,关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积累实战经验。现场互动环节中,学生围绕行业前沿技术、职业发展路径等问题踊跃提问,杜培恩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行业经验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近年来,学院通过“佳期有约——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校友面对面”等品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浩然一行来我院交流
3月25日,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浩然、副院长王琛一行来我院开展专题调研和交流,院长彭浩平、党委副书记王永、院长助理邓嵩、吕晓方参加座谈交流。 彭浩平对张浩然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依托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在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油气储运等方向具有显著影响力,是我们石油工程领域院校学习的榜样。希望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和合作。王永、邓嵩、吕晓方分别就学生工作及本科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张浩然介绍了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的整体情况和学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及特色做法。王琛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微专业建设、科教产教融合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双方围绕党支部建设、学生日常管理、本科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代文杰/编辑 王永/审核)学院召开校外住宿学生安全教育大会
为规范校外住宿学生的日常管理,增强外宿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3月27日,我院在W1206教室召开校外住宿学生安全教育大会。院党委副书记王永以及学院全体校外住宿学生参会。 王永结合近期高校安全事故案例,详细介绍了校外住宿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注意事项。王永提醒同学们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要经常与老师、同学和家长沟通交流,要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在往返居住地和学校过程中注意交通安全、尽量结伴而行,平时不点外卖、网购快递不上门等,不断提升人身财产安全意识。 此次会议通过“制度约束+情景教育”双管齐下,切实提升学生“自查自防”能力。后续学院将建立校外住宿安全台账,为广大学子织密安全保障网。(张天露/编辑王永/审核)常州大学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校赛
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双碳”人才培养的重要赛事,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造能力提供梦想起飞的平台。2025年3月27日下午,由常州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主办,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校内选拔赛顺利举行。 本次大赛设有能源经济、能源金融与管理、调研与创新创业和泛能源大数据四个赛道,吸引了来自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吴敬琏经济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等共84支队伍参赛。参赛作品围绕“能源与低碳经济”“能源金融与碳金融”“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等多个前沿话题展开,展示了广大学生在能源经济领域的深厚学术功底和创新思维。 本次校内选拔赛邀请了吴敬琏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程安副教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教授于海龙、副教授陈海飞担任决赛评委,决赛程序严格遵守《大赛细则和纪律》,参赛小组介绍项目后与评委小组进行激烈的答辩与评审打分。参赛队伍依次上台进行答辩,结合各自选题从理论研究、数据分析、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精彩展示。评委专家们对选手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客观公正评价,就参赛选手的作我院召开课程思政案例集推进会
3月26日上午,我院在乐行楼652会议室组织召开课程思政案例集推进会,学院院长彭浩平、院长助理邓嵩、各系专业负责人及教研室主任参与本次会议,会议由邓嵩主持。邓嵩简要介绍学院案例集编写的基本情况,他表示课程思政是一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精心组织和积极动员,不断推动并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的建设。彭浩平指出,课程思政案例集的整理编写工作是学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激发课程思政教学活力的有力举措,他希望各教研室教师结合所授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会上,各教研室主任与专业负责人就各自教研室课程思政案例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与会成员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的融入与渗透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本次推进会就课程思政案例集相关工作明确方向、凝聚共识。学院将以此次编撰探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油气人才贡献力量。(编辑/丁依菁 审核/邓嵩)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于2025年3月26日下午,在乐行楼652会议室召开了民主党派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李晓明、院长彭浩平、各民主党派教师、无党派人士及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伊始,学院领导组织参会人员进行了专题学习,深入学习贯彻2025年两会: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引导民主党派教师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到统战工作在学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为后续研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交流发言环节,学院领导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学院“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及“十五五”规划布局思路。各民主党派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交流发言,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悟,谈对统战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在“十五五”规划中,在学院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和学科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此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凝聚了学院民主党派教师的力量,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学院顺利举办第十五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常州大学赛区校赛
3月24日下午,第十五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常州大学赛区校赛落下帷幕。本次校赛包括方案设计类综合组、油气藏工程单项组、钻完井工程单项组、采油气工程单项组、地面工程单项组及创新组等6个组别,我校共30支队伍入围校赛决赛。按照《第十五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实施方案》及《第十五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评审办法》,经书面审阅、参赛队伍答辩、评委提问等评审环节。10支队伍获评省级优秀奖,8支队伍获评省级三等奖,1支队伍获评省级二等奖,11支队伍获评省级一等奖并入围区域赛答辩评审,其中综合组1组入围区域赛,取得学院新的突破。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赛事组织工作,积极动员学生参赛,协调参赛队伍组合,指导教师悉心指导,督导教师认真督查,并围绕赛题工程背景,组织开展赛题解析,确保参赛作品的有效性与质量。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是由中国世界石油理事会国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支持的全国性石油特色学科专业竞赛。大赛赛制为“校赛-区域赛-总决赛”,大赛旨在“学以赛用,赛以促研”,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新精理性导航明方向,共话成长筑未来——我院召开转专业学生交流会
为帮助转专业学生融入新环境,增强归属感与认同感,3月20日,我院在研习书院举办转专业学生交流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2024级辅导员阴蕾及全体转专业学生参加。转专业学生围绕为什么转专业、专业求职前景和当前遇到的困惑等内容进行了充分交流,与会老师对同学们的疑惑进行了详细地解答,并结合往年毕业生的实际案例给出建议。王永从尽快融入集体、做好生涯规划、严格遵纪守规三个方面勉励大家始终牢记转专业的初心,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次交流会助力转专业学生建立了专业归属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学院、融入新集体,尽快调整状态并明确未来职业发展定位。(阴蕾/编辑 王永/审核)我院举办“慧科杯”2025年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内选拔赛
为充分备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大赛,3月19日下午,我院在乐行楼652举办“慧科杯”2025年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内选拔赛。校创新创业学院、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院长张小远、校团委青年发展部部长裴孟、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政伟教授担任专家评委,全体项目团队成员参加答辩。16组参赛团队围绕行业痛点、项目创新性、技术优势、商业价值、教育价值等多方面展开介绍,参赛目聚焦油气行业前沿,涵盖高教主赛道创意组和创业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和创意组,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与“双创”实践相结合。选手们从技术壁垒、商业前景及社会价值多维度阐述项目亮点,评委组从策划可行性、教育维度、创新维度、团队维度、商业维度、社会价值维度等多方面逐一点评,提出优化建议,助力团队打磨核心竞争力。 学院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教育理念,高度重视本次大赛,前期邀请国赛评审专家杨波为我院挖掘重点培育项目,院长彭浩平为项目指导老师开展备赛动员会,有效提升了老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代文杰/文 王永/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
2025年3月19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全省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部署要求。学院党委书记李晓明主持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等参加。与会人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的重要指示展开深入研讨。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有机结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要将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两会精神转化为教育强省建设实践,聚焦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要求,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循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