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精神,关爱一老一小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增强奉献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团委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活动。学院筑梦铁人魂实践团拜访了常州市一加爱心社负责人王德林,帮助他打扫房间和整理杂物。据了解,王德林通过爱心电话,让300多名孤老残障人士受到照顾,593户重病贫困家庭得到长期帮助,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他经常说到“志愿服务源于心,献出爱心在于行”,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一老”连着“夕阳”,“一小”牵着“朝阳”。随后,志愿者前往安信颐和颐养公寓看望孤寡老人,帮助老人们购买生活必需品,引导老人防范网络诈骗,提高安全防控意识。之后,志愿者前往常州天爱特殊教育学校,看望自闭症儿童。志愿团首先了解孩子们的个人喜好,然后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特长分别孩子们开展不同的互动游戏,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为自闭打开窗,为孩子带来爱。石工学院分工会召开新学期工作部署会
3月4日上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分工会在乐行楼652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新学期工会重点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全体工会委员、各工会小组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工会主席饶永超主持。会议伊始,王永首先对2023年工会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今年的工会工作提出更高的期望。他强调工会工作要始终坚持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一是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加强理论学习,拓宽提升渠道,引领广大师生围绕学院服务大局;二是落实教代会制度,规范会议程序,发挥工会职能,提高民主参与,充分发挥工会学院发展上的作用;三是提高重点人群的关心帮扶,进一步保障教职工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工会服务质量,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加强文体活动品牌塑造,每月建立工会活动日,常态化开展心理教育、体育活动、学习培训。会议还重点讨论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安排,并对本学期的文体活动进行了讨论部署。能源教师党支部组织观看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
能源教师党支部于2024年3月2日上午组织教师观看了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报告会。此次报告会的6位宣讲团成员通过自身的执教经历,讲述了他们躬耕教坛、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能源教师党支部举行组织教师观看此次报告会,旨在激励教师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报告会生动展示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更是强调了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指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引领学生成长。通过观看报告会,能源系全体教师表示,要向宣讲团的6位优秀教师代表学习。把“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和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院留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会中喜获佳绩
近日,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常州大学国际交流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协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会圆满落幕,活动吸引了全国42所高校的参赛选手积极参与,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本次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引领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本次活动中,我院共有63名留学生参赛,6名留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4名,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荣誉。参赛选手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探索,在剪纸、书法与绘画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据了解,该活动共设有大学生组、社会组、海外组、少年组、儿童组五个组别,参赛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知识测试和文化作品展示,涵盖了书法、写作、诵读、绘画、剪纸等多种形式,旨在推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中文文化交流的有益实践。华夏文化促进会,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经国家民政部核准登记的一家致力于华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旨在促进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形象,塑造中华储运教师党支部组织观看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 2024年巡回宣讲报告会
储运教师党支部于2024年3月2日上午组织教师观看了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报告会。此次报告会是对教育事业的致敬,也是对教师精神的高度肯定与传承。报告深入探讨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实践意义,强调了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指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引领学生成长。同时,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和经验,鼓舞了在场教师的斗志和热情。储运教师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前往观看此次报告会,旨在激励教师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通过观看报告会,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储运教师党支部书记吕晓方表示,将继续组织类似的活动,为教师们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汲取教育先进理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此次观看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报告会的活动在储运教师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编辑/吕倩倩 审核/王永)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顺利召开国家基金申报指导交流会
近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组织召开了2024年国家基金申报交流会,会议由学院分管领导周诗岽副院长主持,本次交流会邀请了指导专家宋付权教授进行现场指导,2024年申报青年基金的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汇报交流会。在汇报交流会上,每位青年教师介绍了个人的科研经历,详细汇报了申报思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案、研究基础等内容,为在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宋教授从项目选题、科学问题的凝练、预期成果的科学价值、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及研究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等方面与申报人从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一对一进行了交流讲解,为提升每位教师的申报书质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本次汇报交流会不仅为学院的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学院2024年的纵向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行政服务党支部组织观看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 2024年巡回宣讲报告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做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宣传工作,激励广大人民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3月2日上午,学院教工行政服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线上观看学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此次宣讲团的6名成员,由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5个领域中的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等优秀教师代表组成。宣讲会上,6位宣讲团成员讲述了他们躬耕教坛、无私奉献的育人实践和感人故事,以不同的教育教学经历,生动诠释了同样的教育家精神,进一步唤起教师热爱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做好教育家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激发大家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通过收看直播,各位党员对各位优秀教师展现的教育家精神,深为感动、由衷敬佩、备受鼓舞,并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编辑/吕倩倩 审核/王永)石工教师党支部学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
3月2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活动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主题,旨在通过宣讲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爱岗敬业感人事迹、引领学生追求真理、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典型案例,激发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此次活动中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分别以自己的光辉事迹做了精彩宣讲,讲述了他们躬耕教坛、无私奉献的育人实践和感人故事,一份份成绩单让观众感受到“大国良师”的高尚形象,充满豪情的话语让教育家精神在广大教师心中激荡。杨瑞清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甘愿一辈子待在乡村。秉承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二级教授李粉霞在职业教育教师的岗位上,与团队成员一起言传身教、开拓创新,“每当我们看着一批批学生懵懂而来,带着一身技能自信地走向工作岗位,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感到无比舒畅,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点亮了学生成长的梦想。” 怀抱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一幼儿园园长范徽丽主动请缨,上涠洲岛开建公办幼儿园,几番周折,海岛的孩子们终于有了人生第一次升旗仪式,看着他们明亮的眼神,范新学期 新气象——我院召开全院大会
3月1日,我院召开教职工全院大会,旨在总结汇报上半学期学院工作情况、统筹推进下半学期工作任务。院党委书记彭浩平、副书记王永,副院长赵会军、周诗岽、纪国剑及全体教职员工参与本次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彭浩平主持。会议伊始,彭浩平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与工作指标展开分析,希望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整改,共同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向前。会上,各分管院长对教学、培训、科研、党委、学生工作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就新学期工作安排进行了细致部署。随后,刘成果等新引进教师做了自我介绍,全体教职工热烈欢迎新教师加入。最后,彭书记对全体教职工表示感谢,并勉励大家要团结一心,积极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我院召开新学期2022级本科生班主任工作会议
为进一步加强本科生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部署新学期学生工作重点,2月28日下午,我院于乐行楼652召开新学期2022级本科生班主任工作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2022级辅导员张天露,全体2022级本科生班主任参加会议。 会上,各位班主任老师针对上学期班级工作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一是学生学习,包括学生学习态度、专业课程成绩以及四六级通过情况;二是班级建设,包括召开班会,学生骨干培养;三是学生指导,包括多渠道多形式对竞赛、考研、就业进行指导。班主任老师们在会上交流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王永对各位班主任上一学期的工作成果进行了肯定。他指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自成蹊”,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工作的骨干力量,各位班主任应切实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与学生多沟通,对工作多下功夫、多加反馈,提升育人实效。 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了本科生班主任队伍建设,明确了新学期班级工作目标和重点,为谱写学院“三全育人”新篇章奠定下良好的基础。(编辑/张天露 审核/王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专家到访我院调研交流
2月28日,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与常州大学产学研交流会在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召开。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完井液工艺高级专家孙举,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建均,中石化钻完井液技术中心副主任单海霞,中石化钻完井液技术中心刘占博士到访参会。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石化学院何大方副教授,石工学院张世锋副教授,以及部分青年教师参与本次会议。会议由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主持。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对孙举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在钻井工程、钻井液智能化设计等技术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希望校企双方加强交流合作,联手技术人才与科研人才,共同整合校企资源,努力推动校企在协同承担国家使命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完井液工艺高级专家孙举表示,目前石油工程向深井、超深井进发,对钻完井液性能的要求更为苛刻,如钻完井液抗高温抗盐防塌性能、钻完井液防漏堵漏材料智能化等,结合企业技术需求,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能力,推动校企合作,促进能源安全高效开发。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我院开展新学期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我院教学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新学期实验室安全稳定,2月28日下午,学院副院长纪国剑带队检查学院实验室安全,校实验室管理处检查组参加检查。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危险化学品管理与使用、高温高压设备安全运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压力容器及气体钢瓶的使用、灭火器存放及检查记录等,并对重点隐患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相关实验室限期整改。纪院长指出,要切实紧盯实验安全薄弱环节,实时掌握实验室存在的突出风险点和潜在隐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清单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到事、到岗,从源头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杜绝隐患,保障生命安全。(编辑/丁依菁 审核/纪国剑)迎接新学期 启航新征程——校领导调研指导我院新学期工作
2月25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一行莅临我院调研指导新学期工作,为我院师生在新学期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加油鼓劲。陈海群与师生员工亲切交谈,充分肯定了学院过去一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伴随着学校的成长而发展,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战略使命。他勉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依托新时代能源发展的机遇,继续开创崭新局面、创造更好实绩。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为我院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全院师生注入更多的动力。我院全体师生将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展现新作为、创造新辉煌,在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编辑/丁依菁 审核/王永)跳跃迎新春:我院留学生欢乐参与跳绳比赛
2024年2月5日,我院为寒假留校留学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跳绳比赛,为即将到来的新春增添了一抹欢乐的色彩。这场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项目,吸引了众多留学生踊跃参与。活动开始前,留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热身,为比赛拉开了序幕。热身后,留学生们迅速进入状态,在个人赛中,参赛选手进行了一分钟的跳绳挑战,争夺谁能在规定时间内跳的次数最多的荣誉。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石油工程专业成龙以183次的成绩脱颖而出,荣获个人赛的第一名;阿维斯以161次获得个人赛第二名,展现出了优异的体能和毅力。而在团体赛中,比赛更是激烈而热烈。分为四个小组的团队接力跳绳比赛,每队由四名队员组成,依次进行跳绳,总时间长达五分钟,全力以赴地挑战团队的默契与合作。在激烈的角逐中,“世光组”以571次的总跳跃次数成功夺得团体赛的冠军,展现出了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优异的团队表现。本次跳绳比赛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竞赛,更锻炼了留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同时,通过这种形式举办的活动也为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释放压力、增进友谊的机会,让他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情怀和温暖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