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团日活动
为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有力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分班级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团日活动。各班级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重要论述、观看“千万高校学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主题公开课、宣传动画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国家安全基本内容,了解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意义,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参加学习的同学们从提升自身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参与安全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讨论,纷纷表示维护国家安全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的义务和责任,要做到有效践行国家安全教育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编辑/魏锦扬 审核/王永)石工学院分工会举办羽毛球热身选拔赛
为丰富学院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同事之间交流,增强全民健身意识,为后续校羽毛球比赛选拔选手。4月11日下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在武进健身广场李宁羽毛球馆举办羽毛球热身赛。热身赛中,分别进行男单、女单、男双和混双的比赛,每场采取三局两胜。比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们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比赛中,展现了敢打敢拼、永不服输的意志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呈现学院教师的良好精神面貌。本次比赛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大家在运动中自得其乐,自我超越,体验运动的快乐,提升健康的体魄。教师们纷纷表示,希望将类似的羽毛球比赛作为学院工会的一项常规赛事项目,持续开展下去。(编辑/丁依菁 审核/王永)以赛促教 助力发展——我院开展2024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学院选拔赛
4月10日,我院在乐行楼655会议室开展2024年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学院选拔赛。本次选拔赛共计19名青年教师报名参赛,涵盖石油工程系、油气储运系及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校督导张炳生、王政伟,院督导吕苗荣,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浩平、副书记王永、副院长纪国剑,专业负责人李恩田、系主任陈海飞等出席本次赛事并担任评委,部分教师到场观摩,大赛由纪国剑主持。选拔赛分为课堂教学与教学反思两个环节,参赛教师分别就参赛课程进行讲解,展现教学目标,阐述课程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和创新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贴近实景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话题引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与互动,展示丰富的专业知识、个性化特色教学手段和扎实的基本功。与会评委老师分别对每位选手进行详细点评和指导,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特色与创新及语言教态仪表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赛后,纪国剑对学院选拔赛进行总结,他对每位老师的认真态度和精彩展示给予肯定,向出席担任评委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他希望青年教师通过本次选拔赛深入思考、取长补短、精益求精,进一步发扬“教育家”精神、打磨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能力,在常州大学牵头成立新能源储能产教融合共同体
近日,由常州大学牵头成立的新能源储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启动仪式在常州科教城举行。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党工委书记乔俊杰,常州大学副校长李忠玉,常州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龙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基国林,江苏省特检院常州分院副院长李德锋,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国华,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隽一,常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意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常州市政协副主席、科教城管委会主任祝正庆主持活动。乔俊杰表示,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要求,新能源储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将围绕新能源储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推动常州市新能源储能行业创新发展,高质量服务常州新能源之都和常州氢湾建设。李忠玉、刘龙才、基国林、李德锋、王国华、郑隽一等上台启动共同体。现场活动后,新能源储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常州大学召开交流会。会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副院长纪国剑就共同体建设方案进行具体介绍。共同体成员单位代表围绕新能源储能行业现状、共同体建设任务、合作需求等内容展开具体讨论。李忠玉发表讲话,他希望共同体成员单位在科研攻关、创新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紧密合作我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黄维秋教授课题组获得日本发明专利授权
近日,我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黄维秋教授课题组的PCT专利《一种集吸收、解吸和回收为一体的VOCs回收系统及方法》成功获得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前期已经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这项专利成果是在该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竞争项目等经费资助下,由黄维秋教授领衔、博士研究生王鑫雅等人通过多年的研发而形成的创新性成果,标志着常州大学在油气资源回收技术方面的科技成果国际化有了新的飞跃。该技术通过模块组合式一体化设计,实现了VOCs的高效捕获、快速解吸以及资源化利用,显著提高了处理效率和经济性,有助于降低VOCs对环境和安全的影响,实现了环保安全、节能减排的多重效益,也有力地助推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以该科技成果为代表,近几年该课题组相继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科技奖项,并有2位硕士研究生获得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编辑/任心晴 审核/周诗岽)我院举办“佳期有约,一职有你”职业生涯规划暨校友经验分享会
为促进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自身的职业需求和就业前景,进一步完善我院学生与校友交流的平台,我院于3月下旬举办了两期“佳期有约,一职有你”职业生涯规划暨校友经验分享会。学院邀请了在不同领域就职的优秀毕业生:2017届陆铁道、王杰、袁馨媚和周飞龙四位校友就大家感兴趣的考研、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备考情况以及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分享,分享会由学工办主任宋佳主持。陆铁道从匹配报考条件、考试信息收集、学习内容、资料推荐等方面,对选岗经验和备考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他重点梳理了各个地区的考试时间轴,让大家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考试的整体安排,为备考制定合理的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分享中,陆铁道强调了要进行重点突破,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他指出,在备考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提升备考效率,从而更有把握地应对各个考试环节。王杰从求职的起点出发,系统地分享了他在确定感兴趣的目标方向、找到合适的企业、制作修改简历、量化工作成果以及准备面试等方面的经验。他的分享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通过自身亲身经历进行了精准的剖析,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求职策略和技巧。在分享中,王杰强调了市场调传承铁人精神,激励能源报国之志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缅怀铁人王进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传承铁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挖掘红色资源,知识共学共享。学院党委围绕常大红色文化育人、石油石化、创新创业等办学特色,以铁人精神为主线,将石油开采历史、石油故事、“铁人”金句等内容集中体现在“思政文化墙”上,营造了浓厚育人氛围。党支部成员分批参观思政文化墙,深入了解石油发展脉络,学习三代铁人先进事迹,感受常大铁人精神传承者韦忠良教授风采。支部党员刘昊德表示,十分喜欢这种实践体验式学习方式,更好地让铁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人感受到处处有思政味,时时受感染。支部成员参观思政文化墙组建宣讲团队,注重辐射引领。为弘扬铁人精神,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学生骨干中精心选拔对历史有感想、对宣讲工作有热情的学生骨干30余人,组建铁人精神宣讲团,以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大庆石油会战为主线,讲述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形成过程,以及铁人王进喜的英雄壮举。在学习体会的基础上,制作“传承铁人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我院顺利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暨教学创新大赛观摩课
4月1日下午,我院在图书馆六楼报告厅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暨教学创新大赛观摩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副院长纪国剑、教师窦祥骥,体育学院教师陈海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孙雪妮,石工学院60余名教师到场旁听观摩交流。活动由纪国剑主持。本次观摩课共邀请三位不同学院的教师作课程分享,孙雪妮、陈海东、窦祥骥三位老师分别围绕《化工原理》课程精馏塔设计之图解法、《舞龙》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与《采油工程》课程教学创新设计展开分享,向与会成员展示教育教学的新成果、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径,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纪国剑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强调了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站稳讲台、研透书本、传道授业是第一要务;其次,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研究越深入,授课越有力,同时注重趣味性与理论性的平衡,让学生“听好课、好听课”;最后,纪国剑鼓励老师们要更加重视本科教学、积极参与各类教学创新大赛,不断在“以赛促学、以赛促进”中提升教育教学本领和人才培养质量。大赛自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并配合参与,在校人事处和教师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形成积极备赛、反复磨课、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学院将绵绵校企携手谋发展 合作共赢谱新篇—江苏卓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与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深化校企战略合作,拓展人才培养路径,3月29日上午,江苏卓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与我院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建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江苏卓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玉庆、人力资源经理张毅、市政燃气工程事业部经理吴晓政、企业事务部经理夏峰、人力资源部专员李文静,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学工办主任宋佳、团委副书记魏锦扬、辅导员阴蕾参与本次会议。王永对江苏卓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吕玉庆董事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与2024届毕业生情况。他希望通过校企共建达成人才共育和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合作共赢。吕玉庆表示,当前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人才需求、科技项目方面与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高度契合,他希望能够持续深化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最后,双方就校企战略合作等内容达成共识并签订协议,学院授牌江苏卓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大学生就业基地、来华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编辑/阴蕾 审核/王永)学院举办江苏省“百校联动”暨常州大学2024届毕业生公益招聘会——储运、石工、能源类专场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满足毕业生的求职需求,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3月29日下午我院在主楼二楼平台举办江苏省“百校联动”就业活动暨常州大学2024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储运、石工、能源类专场。常州大学学工处副处长龙涌澜、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副院长纪国剑深入现场与招聘单位和毕业生沟通交流,了解企业招聘情况并向单位推荐毕业生。本次招聘会共计吸引了近100家优质企业参加,现场招聘岗位超过500个,为毕业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招聘单位与毕业生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毕业生们主动向用人单位咨询岗位详情、投递简历,用人单位与求职同学深入交流,对岗位职责、薪资福利等进行了详细讲解。本次专场招聘会成功搭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息交流和双向选择的平台,学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就业工作,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编辑/阴蕾 审核/王永)我院赴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兄弟院校交流合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互补,3月28日下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副院长纪国剑一行5人赴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交流工程教育认证、储能专业建设及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爽、能动系主任刘栋、储能系骨干教师杨杰及实验中心负责人赵文斌等参加交流会。王爽向与会人员介绍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就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认证的材料准备及实验室建设作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随后围绕储能专业的创办、建设、发展情况的经验进行了分享。纪国剑介绍我院及能源系的发展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总体情况,双方就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认证准备及实验室建设,尤其是储能专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纪国剑表示,本次交流访问为两院搭建了相互学习的平台,架起校院发展的友谊桥梁,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与育人智慧的分享,为我院能动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会后,全体人员共同参观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编辑/丁依菁 审核/)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生党支部于3月26日在乐行楼628开展了“讲好雷锋故事,传承雷锋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会议伊始,支部同志们分享了身边的雷锋精神故事,祁彪同志讲述了在找工作和写大论文期间互相帮助的真实案例。张函分享了身边普通人的贡献,而其他同学则分享了张桂梅、雷锋以及消防员的事迹。最后,大家观看了学习雷锋精神的视频,更深刻地理解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感动不已。六十余载,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应切实深化党员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党员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让雷锋精神在奋进强国路、奋力开新局中焕发绚丽的时代光彩。常州大学成功举办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校赛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造能力,助力碳中和人才培养。2024年3月27日下午,由常州大学务处、创新创业学院主办,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校内选拔赛圆满落幕。本次大赛共有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创新创业和泛能源大数据组四个类别,吸引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石油化工学院、药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等研究生和本科生共8支队伍,参赛作品涉及“城市群碳排放研究”、“可再生能源与能源存储技术协同发展”等研究主题,8支队伍将通过现场答辩的方式,决赛前三名将获得区域赛入场券。本次决赛邀请了经济管理学院腾翔宇副教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副院长纪国剑、系主任吕晓方、于海龙等5位经济、能源领域专家担任评委。决赛程序严格遵守《大赛细则和纪律》,经过答辩环节激烈的角逐,评审小组专家评审打分。比赛伊始,评委组长纪国剑介绍了大赛发展历程与到会专家,随后讲解了大赛评分准则与纪律要求。参赛队伍围绕各自选题进行了精彩展示,充分展现了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各评委专家就参赛选学习两会精神,践行青春使命—本科生党支部开展3月主题党日活动
3月26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于w2101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党支部书记阴蕾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本次党日活动。本次党日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支部党员分别围绕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精神进行集中学习研讨。然后,党员同志结合自身学习和实践实际,围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文旅热”等高频词汇分享学习心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党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将“两会”精神落到实处,在学习和实践中,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重任,学好专业知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会后,参与学习的党员深入宿舍责任区,开展“两会”知识进宿舍活动,号召学院学生以实际行动贯彻两会精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编辑/阴蕾 审核/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