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学院组织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10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7月21日上午,石油工程学院党委组织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和骨干教师在310会议室集体观看该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再现和权威梳理,展示了各领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改革背后的故事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给人民带来的福祉。观看该片后,党员和骨干教师结合自身的工作,就专题片的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在场人员普遍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动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路径。院党委书记何岩峰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院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方面会逐步遇到历史遗留难题。为逐步解决这些影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阻碍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问题,学院党员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带头克服困难,敢于啃骨头、积极主动尝试各种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充分依靠群众,同时做好学院的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制度化、透明化、有法可依。最后,学院党委要求学院各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认真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并在各党支部开展以此专题片为主题的学习讨论活动,并形成活动记录。石石油工程学院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2017年工作研讨会”
2017年7月15日,全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2017年工作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何岩峰、张世锋和吕孝飞等一行三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东北石油大学承办,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常州大学等来自18所高校和企业代表出席。会上,各高校的学科负责人结合当前国家推进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对工程教育的本质属性、发展规律、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如何立足自身实际,更好地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和体会。并在专业型硕士的实践基地建设与实习的考核标准、新工科建设、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工程教育等论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岩峰进行了专题报告,介绍了常州大学概况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重点介绍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石油钻采与储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情况和在专业型硕士培养中的作用。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与张家港市金港镇企业举行产学研合作交流会
7月12日,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与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办事处在常州大学(白云校区)举行了产学研合作交流会,并就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事宜进行交流。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办事处毛东兴主任、学田村党委唐向阳书记及与石油工程学院有科研合作基础及就业关系的七家企业负责人一行12人参加了交流会。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岩峰、石油工程学院院长陈海群、常州大学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院长和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雪东、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彭浩平及石油工程学院下属各专业的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了交流会。会议由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岩峰主持。交流会上,陈海群院长向参会企业家及技术代表介绍了常州大学和石油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刘雪东院长介绍了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和机械工程学院及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基本情况。何岩峰书记、刘雪东院长分别介绍了相关学院的最新科研学术成果和人才培养成果。金港镇后塍办事处毛东兴主任介绍了金港镇的基本情况及创新创业的区位优势。参会企业分别介绍了企业基本情况以及技术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石油工程学院各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与企业就科技成果、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点对点的自由对接。通过此次交流,加深了校企彼此之间的了解,达成了三分享学业规划成果,学习毕业生典型(五)——竞赛创新典型李志平
个人简介:李志平,男,江西吉安,中共预备党员,石油工程学院储运131,曾任班级副班长及院科协部长,曾获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等多项荣誉。大学是人的一个启蒙之地,当我们脱离了中学时代圈养式的生活后,便会被迫地学习用你自己的双眼与头脑去观察、思考周遭的一切。老师在课堂上的敦敦教导,优秀学子的经验分享,同学间的砥砺切磋都是我们学习与参考的坐标。当你第一步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事实上,“读大学,到底读什么”的问题便会伴随着这四年的始终。而于我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是创新创业吧!它之于我,是一种将所知所学运用到生活的一种尝试,是一种改变陈旧世界的渴望,更是一种创造新事物的美好向往。从大一的迷茫与失落开始,我慢慢寻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尝试与学习中遇到一群锐意进取的伙伴,也得有幸得遇数位恩师指点。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创新创业。我们从日常的基础实验做起,到承接江苏省创新创业基金项目,最后通过创青春与全国诸多顶尖学子交锋,并夺得金奖。在这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一路学习,一路成长,不断尝试,不断突破才成长为了现在的我。李开复曾经说过,大学阶段就是一石油工程学院各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党课培训活动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96周年华诞,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我院储运、石工、能源和研究生党支部全体党员于7月9日下午在学院306会议室开展了集中党课培训活动,党课由学工办王华老师主讲。活动伊始,王华老师介绍了此次党课的开展目的,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力抓手,是贯穿全体党员党性教育全过程的常规教育,能够使党员经常受到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和如何做一个合格党员的教育,能够促进党员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活动中,王华老师带领大家重温了党章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回顾了一大到十八大以来党章的历次修订,党章的内容在不断修改和丰富。强调学习党章党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党课让全体党员深受教育,通过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党章党规,大家充分认识到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各党员需要切实把学党章、遵党规、守党纪落实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党情暖人心”-石油工程学院党委慰问困难党员
为纪念建党96周年,7月8日上午,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在310会议室举行活动,慰问生活困难的党员。院党委书记何岩峰、各党支部书记和5名生活困难的学生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首先,何岩峰书记和与会困难党员交流了学习生活状况,表扬了各位困难党员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努力学习的精神,要求他们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随后,各党支部书记对党员们关于考研复习环境、跨专业报考、择业就业、研究生暑期学习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解答。最后,与会的各位党支部书记给生活困难党员颁发了慰问金。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始终关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积极帮助党员解决遇到的困难。此次慰问困难党员活动充分体现了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对普通党员的关心,确保了将收缴的党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起到了“温暖一人,带动一片”的作用。学院教工支部开展专题党课活动
7月6日下午,石油工程学院教工综合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安排,支部成员集体参加、讨论了一堂围绕《习近平谈工作作风:老黄牛的品格千里马的气势》、《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从八个方面加强机关工作作风治理》的专题党课。每位党员同志在观看视频党课后,分别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党员首要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老黄牛的品格,实干,爱民;又需要具备千里马的气势,勇于改革,创新。各项制度建立,每位党员同志都要i时时刻刻争做表率,立说立行、严格执行、落实到实处。本支部有两位党员同志是在管理岗位,通过深入学习《从八个方面加强机关工作作风治理》,也充分认识到党群关系是鱼和水、血脉相连。只有站好“服务岗”,才能担当做好学院和教职工的“桥梁兵”一职,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本次专题党课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本支部党员对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送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石油工程学院各团支部陆续开展“双述双评”工作
为推进从严治团,扎实推进“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我院各团支部陆续了开展“双述双评”工作。6月29日下午,储运161和储运142团支部在责任楼312开展“双述双评”活动,团支部辅导员王卫卿老师、刘雯老师及团支部全体同学共同参加。会议由我院团委副书记谢昆伦主持。会议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团支书进行述学述职;第二部分由团支部辅导员对团支部书记履职的经验做法、亮点工作进行了深刻点评;第三部分,团员评议,组织团员以无记名“背靠背”的形式填写《团支部书记评议表》对各团支部书记进行评议,最后由两位团支部辅导员进行计票,并填写了《团支部书记评议情况统计表》。此次会议,提高了广大团支部书记的思想认识,充分调动了团员参与团支部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对各团支部的督导,促进了“双述双评”工作的开展。石油工程学院举行“博士讲坛”系列活动之二——“考研或就业,明天我如何选择”讲座
6月23日下午,石油工程学院“博士论坛”系列活动之二——“考研或就业,明天我如何选择”讲座在白云校区南三阶举行。本次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彭浩平博士主讲,院辅导员宋佳老师主持了讲座。讲座开始,彭老师让在场同学用微信做了一个选择考研或就业的调查问卷,这种别出心裁的开场方式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他给同学们详细分析了我院近几年考研和就业的情况,结合职业、兴趣、技能、价值、目标等众多因素和同学们相互探讨,希望同学们慎重抉择,坚定前行。此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参与,座无虚席。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表示对考研和就业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石油工程学院举行新引进博士座谈会
6月30日上午,学院组织召开了2017年度上半年新引进博士座谈会。院党委书记何岩峰、石油工程系主任李栋、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纪国剑和新引进的博士浮历沛、邓嵩、高颖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何岩峰书记和各位系主任了解了新进博士的基本情况及在目前遇到的困难;其次,讲解了学校、学院在教学、科研和新教师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最后,对新进博士提出了几点期望,一是要尽快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端正工作态度,入职后要积极主动承担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要重视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学技艺的学习,尽快拜师、认真备课,鼓励大家积极参加青年教师技艺大赛;三是要积极融入科研团队,按照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将个人成长与学科建设、学院发展结合起来。新引进的博士分别发言,介绍自身的学习背景、科学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等,纷纷表示要多向老教师学习,加强与老教师的交流,尽快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融入学院大家庭。新引进博士座谈会是石油工程学院各专业青年教师培养的常规性工作,已持续多年,对于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两学一做”迎“七一”——石油工程学院召开纪念建党96周年党员大会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96周年华诞,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激励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辉传统,增强党性意识,凝聚智慧力量,6月30日,石油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党96周年“两学一做”迎“七一”系列活动,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陈粲主持,石油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院党委书记何岩峰带领全体师生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为全体党员开展了以《习近平谈工作作风:老黄牛的品格千里马的气势》、《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为主要内容的党课学习教育活动,何书记强调党员既要有老黄牛的品格又要有千里马的气势,既要做个有胆识的战略家又要做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还强调“老好人”做不了“好干部”,要严格杜绝不讲原则讲人情,不讲党性讲关系等不良现象,对待制度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何书记的党课让全体党员深受教育,六位师生党员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进行了发言并交流,党员们认为严明党的组织性纪律性是做好工作和做好干部的基本要求,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恪守自己,砥砺前行。何书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简短而深刻的总结,活动切实增强了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服务宗旨意识。此外,院党委还举行分享学业规划成果,学习毕业生典型(四)——就业典型陈明辉
个人简介:陈明辉,男,山东济宁人,储运133班班长,曾担任心韵演艺社负责人,成功的举办了两次大型的专场演出,并且获得了常州大学五四评优“文体先锋奖”,入围校园“校园十大歌手”。时光荏苒,不敢相信这么快就要毕业了。回首四年的大学时光,很充实,自恋一点的话可以说很精彩。记得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有了自主支配时间的权利,日子变得无拘无束,高中毕业后紧张的节奏一下子松懈下来,所以整个人变得懒散、迷茫,没有目标。我本身也比较内向,很少主动与别人交流。但是我不想像高中一样每天过的浑浑噩噩,大学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也是一次最好的重塑自己形象的机会。所以我积极的加入社团,参加活动,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发挥到极致,也拿到了许多奖项。同时在班级担任班长,兢兢业业,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锻炼自己。说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个伴随我大学四年时光的社团--心韵演绎社。在这个社团里,我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兄弟姐妹,也遇到了一生中最可爱的她。通过日常的相处、排练、演出,让我的大学生活每天都很快乐很充实,在他们身上我也看到了很多人性中的闪光点。大三时我成为了心韵演绎社的负责人,成功的举办了两次大型的专场演出,并且获得了分享学业规划成果,学习毕业生典型(三)——升学考研典型杨克
个人简介:杨克,男,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7年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专业。我是一个较内向的人,进入大学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比较严格,课外之余,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里学习或者忙于社团里的事,于是在大一,我凭着优秀的平时成绩、各项学科竞赛以及体育比赛的成绩,获得校特等奖学金。到了大二,我开始意识到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其他活动不会给自我带来很大的提升,于是我竞选上了团委实践部部长,摒弃我书呆子的形象,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最初觉得这份工作是很有难度的,它不像数学题一样有个完美正确的答案,它需要的果断决策以及高效执行,这正是我所缺乏的。在这一年,从简单的整理资料,通知事宜,再到后来的组织活动,与我先前的寒窗苦读有很大区别,也再次证实了我之前的想法,只靠书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进入大三,在获得了两次特等奖学金,一次国家奖学金后,我开始转向参加一些全国性的科技创新比赛。先是参与完成了一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紧接着参加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一些奖项。到了大三学期末,临近大四,我必须在工作或考研中作出抉择,分享学业规划成果,学习毕业生典型(二):升学考研典型王少雄
个人简介:王少雄,男,江苏泰州人,储运132班学生,曾任班级副班长并在校级社团任职,多次获校一等、三等奖学金,2017年以421分考入中国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生命里是否总有那么一些日子,你不必用备忘录去记都会刻在心里一辈子。比如,2017年4月7日,拟录取名单公示,以一种迷之速度找到自己名字,在是否拟录取那一栏看到一个“是”字,心里装着的千斤巨石这才算落了地,惊觉自己的手都有些微微的颤抖。我心知这一刻,结果已然尘埃落定,属于我个人的考研路基本画上了一个句号。这条路我走了一年,期间流过汗,流过泪,努力过,也懈怠过,但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如果时光倒流再要我重来一次,我还会如此。想起自己考研这一年来所走过的路,有过繁花似锦也有过数九严寒,如今却觉得只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人生。还记得自己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居然没有像很多人觉得所有的苦都没有白费、终于熬出头了感觉,而是无比强烈的感受到这一年来我是多么的辛苦。我仔细回想自己走过的路,不敢相信自己一个人真的是这样走过来的。明明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感觉自己特别辛苦,可是在那一刻,所有的心酸、痛苦、孤独和那些被压力压到喘不过气的感受通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