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研究生开题答辩安排(四)
第 四组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时间:2022年10月19日 13:00-17:00地点:乐行楼652秘书:马千里开题答辩小组开题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职 称工作单位组长周诗岽教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李恩田教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赵书华教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吕晓方副教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董亮副教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饶永超副教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柳扬讲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杜晖讲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马千里讲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李晓艳讲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李晓伟讲师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储运系序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开题报告题目1Furqan Akram杜晖石油与天然气工程Water Treatment in Oil and Gas Industry2冯毅翔董亮资源与环境海洋环境下钢结构间歇阴极保护技术研究3刘松岭李恩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磁性离子液体缓蚀剂的制备与缓蚀性能评价4任振豪周诗岽资源与环境低剂量抑制剂作用下水合物微观作用力及粘附特2021级研究生开题答辩安排(三)
第三组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资源与环境 时间:2022年10月19日18:30地点:乐行楼257秘书:邵明鲁开题答辩小组开题答辩小组成员成员姓 名职 称工作单位组长王小兵副教授常州大学组员李栋教授常州大学李森副教授常州大学刘楠楠讲师常州大学序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报告题目1YUANG NGONG DAVID MALUA刘楠楠Low salinity water flooding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sandstone reservoirs2刘佳李栋储气库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工程应用研究3王路王小兵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油田含聚污水产物控制研究4何昊王小兵非平衡态等离子体连续降解油田含聚污水研究5黄志刚王小兵非平衡态等离子体降解油田三元复合驱污水研究6李凯峰王小兵低温等离子体-强磁场降解油田三元复合驱污水研究2021级研究生开题答辩安排(二)
第二组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资源与环境 时间:2022.10.22 8:00-12:00地点:乐行楼652会议室秘书:庄严开题答辩小组开题答辩小组成员成员姓 名职 称工作单位组长吕苗荣教授常州大学组员朱庆杰教授常州大学郭文敏副教授常州大学高玉明副教授常州大学张世锋副教授常州大学序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开题报告题目1李世鑫郭文敏资源与环境低渗储层压驱见效预警数学模型研究2张滢滢郭文敏资源与环境气体复合驱协同效应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3周扬郭文敏资源与环境非均衡水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研究4朱永东张世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高温地层岩石损伤破裂机理及钻井井壁稳定性研究5秦栋辉张世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裂缝性地层抗高温高强度凝胶堵漏体系研究6万磊张世锋资源与环境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热-流-固-化耦合模型及钻井井壁稳定性研究7郑鑫张世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深层裂缝性地层环氧树脂堵漏体系研制及封固机理研究2021级研究生开题答辩安排(一)
第 一 组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资源与环境时间:2022年10月17日8:30地点:乐行楼651、652会议室秘书:田瑞超、闫霄鹏开题答辩小组开题答辩小组成员成员姓 名职 称工作单位组长赵会军教授常州大学彭浩平教授常州大学组员邓嵩副教授常州大学周昊副教授常州大学雷云副教授常州大学李朝玮高级工程师常州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题答辩安排(四)
第 四 组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时间:2021年10月11日 周一 地点:乐行楼651秘书:王海博开题答辩小组开题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职 称工作单位组长孙运兰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于海龙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朱宝忠副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周海军讲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王海博讲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答辩研究生序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开题报告题目参加院答辩否1徐亚运于海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钻井油基岩屑高温等离子体气化及熔融机理研究否2毛志鹏朱宝忠能源动力铝/硼基纳米流体燃料的热解氧化及燃烧特性研究否3马康孙运兰能源动力硼基复合物改性及其能量释放特性研究否4左周杰朱宝忠能源动力含氧有机物改性硼基复合物及其燃烧特性研究否5朱顺堂于海龙能源动力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应用及综合评价研究否6刘亚芳孙运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锰基催化剂低温烟气脱硝机理研究否7耿璇孙运兰能源动力铁基催化剂低温烟气脱硝及抗碱土金属中毒性能研究否8赵晓龙朱宝忠能源动力铝(硼)/碳氢基纳米流体燃料微观反应特性及燃烧性能研究否9胡2020级研究生开题答辩安排(三)
第 三 组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时间:2021年10月10日地点:乐行楼651秘书:祝显强开题答辩小组开题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职 称工作单位组长黄维秋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周宁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李雪讲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浮历沛讲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廖凯丽讲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答辩研究生序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开题报告题目参加院答辩否1蒋陆军浮历沛油气田开发工程环保型高强度陶粒支撑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否2顾峰浮历沛资源与环境纳米材料与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协同作用的分子模拟否3安俊南廖凯丽资源与环境两亲性Janus纳米材料的制备及驱油性能研究否4吴春燕黄维秋油气储运工程罐内动液面非稳态数值模拟及风洞实验研究否5郑泳茵黄维秋油气储运工程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油气的分子模拟及实验研究否6陈希周宁油气储运工程受限空间油气爆炸动力响应数值研究否7黄为波周宁资源与环境化工园区动态区域风险分析研究否8闫保有黄维秋油气储运工程憎水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高湿油气的性能研究否9伊非黄维秋资源与环境基于模块组合式油气回收工2020级研究生开题答辩安排(二)
第 二 组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时间:2021年10月9日地点:乐行楼651秘书:雷云开题答辩小组开题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职 称工作单位组长赵会军教 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彭浩平副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周年勇讲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邓嵩讲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周昊讲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答辩研究生序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开题报告题目参加院答辩否1贺嘉蕾邓嵩资源与环境基于机器学习的井漏工况预测研究否2杨硕邓嵩资源与环境新型耐高温复合化学剂制备及其与稠油作用机制研究否3苏威彭浩平油气储运工程Cr对高强管线钢微合金化相变特征及耐蚀性的影响否4朱致远彭浩平油气储运工程改性石墨烯水性复合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否5刘文博周年勇能源动力自然捕风下风力发电舱外散热器数值模拟研究否6郭艺星周年勇能源动力添加剂对喷雾冷却传热特性及实验关联式的影响研究否7贾晶赵会军资源与环境燃料油降黏减阻输送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否8黄亚红赵会军油气储运工程输油管道隔热防腐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否9凌翔赵会军吕孝飞资源与环境轴流导叶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内液滴运动2020级研究生开题答辩安排(一)
第 一 组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时间:2021年9月29日 周三地点:乐行楼北楼 257秘书:马婷婷开题答辩小组开题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职 称工作单位组长蒋绿林副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王小兵副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李栋副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李森讲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马婷婷讲师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答辩研究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开题报告题目参加院答辩否1金安王小兵资源与环境油田浓盐水电容去离子PBA/碳电极再生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否2刘瑾秋王小兵油气田开发工程普鲁士蓝类似物/碳电极油田高矿化度水电容去离子过程和机理研究否3胡炎射王小兵资源与环境油井空心抽油杆热水循环相变热源蓄热与放热研究与设计否4管烽伟王小兵油气田开发工程低温等离子体-H2O2-催化剂协同降解油田含聚污水研究否5顾铭李栋油气井工程基于反面选择机理的泥浆泵异常检测与故障诊断否6龚兰兰李栋油气田开发工程基于连续学习的螺杆泵故障诊断否7钱坤李栋资源与环境聚结板结构优化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否8韩微笑马婷婷能源动力非平衡态等离子体辅助稀薄甲烷燃烧实验研石油工程学院2021年(上半年)硕士学位论文院级答辩安排
第一组一、答辩委员会主席:赵会军 教 授常州大学委员:周 宁 教 授常州大学赵书华 高级实验师常州大学吕孝飞 讲 师 常州大学祝显强 讲 师 常州大学秘书:祝显强(兼)讲 师 常州大学二、答辩人序号姓名论文题目专业1姚知林动态直流杂散电流下X80钢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张高加油站油气泄漏扩散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3王鲁超改性 TiO2光催化降解汽油气的实验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4秦天成含蜡体系水合物浆液流动及堵塞特性实验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5张文文含蜡多相流动体系下管道水合物生成动力学实验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6张青宗多孔介质和热力学添加剂耦合作用下气体水合物的生成特性石油与天然气工程7徐奥UiO-66吸附剂制备及其对油气吸附性能研究油气储运工程8樊刘通HPAM-黄原胶复合湍流减阻研究油气储运工程9张怿涵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柴油脱硫性能研究油气储运工程10胡倩油水体系下蜡晶析出对CO2/CH4水合物生成特性影响研究油气储运工程三、答辩时间:2021年5月2日上午8:30四、答辩地点:武进校区乐行楼653室石油工程学院2021年(上半年)硕士学位论文校级答辩安排
一、答辩委员会主席:王树立教 授常州大学委员:白建波 教 授河海大学曹华庆 高级工程师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何岩峰 教 授 常州大学周诗岽 教 授 常州大学于海龙 教 授 常州大学陈海飞 副教授 常州大学秘书:陆蓓蓓讲 师 常州大学二、答辩人序号学生姓名论文题目专业1热能工程2动力工程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4动力工程5动力工程6油气田开发工程7油气田开发工程8油气储运工程三、答辩时间:2021年5月30日上午8:00四、答辩地点:武进校区乐行楼651室2017级研究生开题答辩安排
第一组:时间:10月25日(周四)上午8点30分地点:武进校区组长:王政伟成员:朱宝忠、蒋绿林、纪国剑、唐波秘书:高颖第二组:时间:10月26日(周五)上午8点30分地点:武进校区组长:何岩峰成员:朱庆杰、王小兵秘书:窦祥骥第三组:时间:10月26日(周五)上午8点地点:武进校区组长:赵会军成员:彭浩平、吕晓方、吕孝飞秘书:吕孝飞(兼)第四组:时间:10月26日(周五)上午8点地点:白云校区5号实验楼310室组长:王树立成员:周诗岽、刘雯秘书:刘雯(兼)第五组:时间:10月26日(周五)上午8点地点:白云校区5号实验楼310室组长:陈海群成员:周宁、赵书华、孙宪航秘书:孙宪航(兼)第六组:时间:10月26日(周五)上午8点地点:白云校区5号实验楼310室组长:黄维秋成员:董亮、吕爱华、纪虹秘书:纪虹(兼)第7组:时间:10月29日(周一)上午8点地点:白云校区5号实验楼310室组长:于海龙成员:郭强、王金良、陈海飞秘书:陈海飞(兼)17级分组答辩名单如下:第一组:邱宽宽、钟洋、闫帅、徐慕豪、王庆荣*、段锋*、白杰、魏伟伟、刘康、沈冰燕第二组:张旭跃、刘雅莉、洪展、燕宇翔、田鑫荣、吕雷纲石油工程学院开展2019年“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
为了深入开展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保证一志愿生源数量和质量,石油工程学院于10月中旬开展多种形式的招生宣传工作,并派多位专业课老师奔赴省内外各大高校分别进行了招生宣讲。油气储运工程系刘雯老师赴宁波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陈孚江老师、郭强老师赴嘉兴学院、盐城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孙宪航老师、雷云老师,石油工程系浮历沛老师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学院、滨州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王政伟老师、纪国剑老师赴江苏科技大学。各位老师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指导,从历年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各专业导师情况,奖助体系等多个方面为考生做了详细解答。此次系列招生宣传,稳定了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学生的信心为保证我院一志愿生源数量和质量做出了努力。石油工程学院召开2019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会议
9月19日,石油工程学院在武进校区651会议室召开会议,布置2019年研究生招生宣传等工作,会议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赵会军主持,院长陈海群、各系主任、片区招生负责人、研究生秘书参加了此次会议。为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深化研究生综合改革,选拔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人才,我院紧密围绕“985、211以及行业重点院校”招生目标,继6月初启动第一阶段宣传,9月底全面开展研招工作,组织各系所老师“北方、华东、西南、东南”共四队开展宣传。北方线由交通所戴学臻副教授带队,桥梁所张岗副教授、道路所栗培龙副教授、秦雯博士一行赴哈工大、东北林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天津城建大学进行宣传。北方组在各校与大四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着重就我院学科特色、研究生培养、国际化交流、奖助政策、历年考试录取规模与比例等方面进行了宣讲,引起广大考生的关注,现场提问踊跃,气氛热烈。华东线由岩隧所王亚琼教授带队,交通所韩荣良副教授、岩隧所杜秦文副教授一行赴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河海大学进行宣传。华东组分别向相关专业大四学生和部分低年级宣讲,重点介绍我院学科特色、科研平台、研究生培养及招生等情况,增强了我院的知名度,增强外校考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研讨会
为对表对标做好博士学位点申报和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建设工作,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效率,提升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8月17日上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举行“解放思想大讨论”研讨会。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下属的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何岩峰主持,石油工程学院院长陈海群出席了会议。会上,何岩峰汇报了对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分析结果和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的建设情况及差距,通报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请审核条件和目前的基础,通报了对全国石油高校师资队伍情况的调研结果。何岩峰肯定了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在过去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建设成绩,也指出了学科在国内所面临的严峻竞争形势和明显差距,提出学科建设犹如逆水行舟,慢进也是退。陈海群提出学科应做到“教授与副教授带头”、“重点培养新引进教师”、“大力引进人才”等措施,每位教师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随后,与会人员针对学科科研方向和如何实现学科交叉融合进行了重点讨论,对学科负责人、学科方向负责人和学科秘书岗位的“责、权、利”进行了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