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快讯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我院师生认真聆听学习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在江苏地质文化大讲堂上的报告
石油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 吕倩倩 文/摄 通讯员/张健 审核/彭浩平发稿时间:2023-02-26浏览次数:731

224日上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好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我院组织师生认真聆听了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在江苏文化大讲堂上作题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牢固树立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观”的报告。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专业教师、辅导员、研究生代表、本科生代表以及石化学院、机械学院、城建学院、环境学院、安全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宋瑞祥结合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和中国地质事业取得的成就,围绕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对中国地质科学发展期间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项目、重要成果、重要产地进行了精彩点映。他指出作为地质工作者,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资源安全、能源安全。报告结束之后,宋部长与我院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他勉励我院师生要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为榜样,弘扬优良传统,矢志报效国家,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宋部长的报告在学院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讨论,部分师生代表感悟如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党委书记 彭浩平:

宋部长的报告,带我们回顾了中国地质事业的各个阶段,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地质事业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项目、重要成果、重要产地。身在能源行业,我们必须心系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不负韶华,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全心全意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石工学院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在新时代我们要勇担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院长 彭明国: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听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宋部长“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精彩报告,收获颇多,领略了中国地质事业和石油开采事业开创者的奋斗精神和报国情怀,这是一堂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有机融合的高质量思政课。我辈当传递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赓续地质事业和石油工业精神血脉,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坚定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壮志雄心,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常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永:

宋部长讲解了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历史,中国地质先驱们的无私奉献、卓绝贡献等英勇事迹以及对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展望。作为一名常州大学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者,要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积极培养信仰坚定、担当有为、乐于奉献、能力出众的新时代“能源”学子。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专业教师代表 宋付权:

一小时二十分钟的聆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了中国百年来地质科学和地矿工业的发展史。从宋瑞祥老部长的讲述中,深深地为老一代地质前辈的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折服。在新时期,我辈石油开发工作者要继承前辈爱国奉献、科学创新的精神,担当起国家能源保障的重任,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石油开发人才。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辅导员代表  魏锦扬:

宋部长的讲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生动诠释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甘于奉献、矢志报国的优良传统。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一定继承老一辈地质人的优良传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推动国家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常大人的智慧与担当。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辅导员代表 张健:

宋部长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牢固树立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观”为主题,从地球科学历史与未来等角度,做了一场内容丰富、精彩生动、充满激情的主题讲座。这既是一堂地质科学和中国近代地质发展的历史纪实之课,又是一堂地质人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之课。作为陪伴未来的石油工作者成长的教育工作者,我自认为责任重大。新时代地质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贡献,奋力书写新时代地质工作新篇章。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学生代表 杜勇:

宋瑞祥部长通过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表达出对地质事业深深的热爱,选择地质,奉献一生,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国家能源安全观,立足自己,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担使命,努力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学生代表 祁彪:

百年前,地质科学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百年来,一代代地质人蘸着长江、黄河的水在神州大地上,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眸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百年历史,每一个豪迈而艰辛的步伐,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可以说是地质人追求科学报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缩影和生动见证。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学生代表 赵旭航:

有幸聆听了宋部长的讲座,他用鲜活的事例和数据,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在资源勘查开发、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领域近年来所取得的突出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困难。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服务能力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深受教育和启发,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我要不忘初心使命,牢记职责担当,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技能,提高专业素养能力,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创新中突破自我,在服务中回报社会。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学生代表 施浩然:

宋部长的报告让我们领略了中国地质事业开创者的奋斗精神和报国情怀,“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何等的壮烈,对地质事业的何等热爱!作为新时代石油人,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不负韶华,勇担起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我们既要把老一辈地质人甘于奉献的精神记在心头,更要把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扛在肩头,发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传承地质精神,守护自然资源,助力生态蝶变,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征程上书写江苏地质的崭新篇章!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学生代表 刘翱:

宋瑞祥老部长为我们作了一场充满激情的报告,通过宋部长的讲课,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质前辈们的艰苦和辉煌,也敦促着我们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要继续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地质“三光荣”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的我,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需要我们做的更多。地质工作已由传统的“就矿找矿”向“深部找矿”、“远海能源”及“绿色资源”发展,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更加忠诚、更有担当、更优作风、更高本领的精神状态,把担当和使命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把报国之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征程之中!




热点新闻

©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  能源低碳信创产业学院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科教城乐行楼  邮编:214500

电话:0519-86330800  邮箱:cpe@cczu.edu.cn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