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书记邮箱
院长邮箱
旧版回顾

能源与动力工程 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本科专业网站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1.专业情况

常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于1986年,1987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有34届毕业生共计2100多名,主要分配在五大电力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企业、长三角地区的火力发电厂和热电联产电厂、以及江苏省内锅炉设计和制造的相关企业。通过近37年的专业建设,明确了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形成了与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企业产教融合、创新实践的办学特色。2006年,获批热能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批动力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自2011年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在的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连续三次被评为“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2017年,获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规模为每年4个班135人左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0余名。

本专业一直秉承“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能源与动力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为引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学生竞赛为抓手,要求100%的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毕业生因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大赛等实践类活动,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快,深受企业欢迎。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2.专业特色

发挥省政府与三大石油公司共建优势,有相当部分学生能分配到中石化各分公司的热力发电厂和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充分利用沪宁苏南经济区优势,周边地区有大量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以集中供热为主的热电厂迅速增多,学生分配前景良好。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增加锅炉等热力设备必修课的学时和相关的选修课,使更多的学生能分配到锅炉、换热器、节能设备厂工作,拓展了专业就业方向。

3.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地方,面向能源与动力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深厚、品德修养高尚、科学研究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国际视野宽,能在能源、电力等相关领域从事能源利用和开发工程系统、热力发电厂和热电联产系统、空气调节和供热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以及能源动力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管理工作,尤其在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开发、能源动力设备的系统设计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能够具有如下能力:

目标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能够自觉将过程健康、安全、环境、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文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非技术性因素融入到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目标2:能胜任能源动力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工作,能创造性地解决工业节能、动力、供热、制冷、环保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3: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能在一个设计、生产或科研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

目标4:能够掌握学科国内外前沿动态,通过终身学习渠道提升自我能力,适应职业发展。

4.毕业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工程技能,接受工程实践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达到下列培养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业节能、动力、供热、制冷、环保等能源和动力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领域的能量评价和高效利用、热工与动力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等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技术问题,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工业节能、动力、供热、制冷、环保等能源和动力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运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工业节能、动力、供热、制冷、环保等能源和动力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相关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能够针对能源与动力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理解和评价其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9)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与交流:能够就能源和动力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解决一般能源与动力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3)劳动、审美与身心发展: 具有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劳动参与意识;具有善于发现、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态,拥有拼搏精神和健全人格。

二、师资队伍

专业现有教师31名,其中专业教师30名,实验师1名,专任教师中教授4名,副教授8名,50岁以下博士比例100%,具有一年以上出国研修经历比例为40%,省级学术带头人2名、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师1名,安徽省“拔尖人才”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1人。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梯队成熟,教学与科研工作全面快速推进,专业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背景及丰富的工程背景,40%以上的专业教师拥有6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近年来,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项,其中面向5项,省部级纵向项目30余项,各类校企合作横向项目100余项,合计科研到款2000余万元;发表各类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2部;专业教师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市厅级科技奖励20余项。

 

三、学生获奖

近几年,学院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知识运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学生竞赛为契机,积极组织鼓励学生踊跃报名,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带动和影响了专业的课外实践和科技创新氛围,100%的同学都参与其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并在各类大赛和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科研资源、社会资源的人才培养效益获得充分发挥。从18级学生开始,将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纳入培养方案,为此专业开设了能动类创新设计实训课程,实行导师制管理和培养,力求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参与率达100%,实现专业的全覆盖,提升专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五年,获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获各类省级学生竞赛奖30余项。

四、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能源动力领域及其它相关行业,毕业生可以从事能源、化工、环境、港口、燃气、交通等领域的科研、开发、设计、生产运行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选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进一步深造。根据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近三年的考研录取率在35%左右,并逐年增长,其余大部分的毕业生可从事能源、石油石化、机械、环保等工程技术领域的生产工艺、设备运行与管理等工作,以及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设计及应用工作。本专业就业情况良好,多年来学生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5%。根据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研统计,本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包括:

1)中国五大电力公司所属大型发电厂,如: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2)中国四大石油石化企业,如: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金陵分公司、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中国海洋石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舟山石化有限公司,港华燃气、新奥燃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等。

3)地方能源与动力及相关企业,如无锡华光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无锡锡能锅炉有限公司,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常州市武进武南管道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

另外,部分同学继续升学深造,主要报考的高等院校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苏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常州大学等。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  能源低碳信创产业学院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科教城乐行楼
联系电话:0519-86330800
联系邮箱:cpe@cczu.edu.cn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