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大出发:让能源报国成为青春坐标——学院举行优秀校友职业领航报告会
9月14日,学院特邀2020届本科优秀校友、全国大学生基层就业人物易鉴政重返母校,于西太湖校区大礼堂带来题为“从常大出发:让能源报国成为青春坐标”的精彩报告。学院近700名学生聆听分享,会议由学工办主任宋佳主持。报告会上,易鉴政校友围绕“寻求热爱、锚定目标、锻炼能力、持续学习、实现价值”五大维度展开讲述。他以自身成长轨迹为脉络,生动呈现了从常大校园投身基层能源领域的奋斗画卷。追忆本科岁月时,他深情坦言,学院的专业课程为其筑牢了能源领域的知识根基,实验室里一次次探索实践、课堂上与老师的思维碰撞,不仅锤炼了严谨的科研态度,更在心底悄然埋下“以专业能力报效国家”的理想火种。他强调,大学生时期是探索自我、积累知识和技能的黄金阶段,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未来事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他用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分享了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兵站——唐古拉山兵站的工作经历。易鉴政坚定表示,在他看来,党和国家的事业是我辈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更是其心之所向的广袤天地。他希望同学们面向未来的职业选择时,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会后,同学们表示易鉴政【启航行动】第四十二期:我院顺利开展2025级本科生专业教育讲座
为帮助2025级本科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有效引导大家做好学业规划,我院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于9月16日-18日进行了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柳扬、李栋、于海龙、汪城等专业老师主讲,全体2025级本科生参加了此次系列讲座。各专业老师就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课程设计及毕业要求、学生就业、考研情况及前景、师资力量、实践教学条件和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老师们用其专业独到思考、深刻到位的分析,让同学们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具体而深入的了解,明确了专业学习的方向,树立了目标,坚定了信念,坚信自己能够在未来的专业道路上砥砺前行。此次专业教育激发了同学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同学们今后的大学学业成长与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编辑/张健 审核/王永)2025(第七届)罐区系统安全及VOCs全过程治理技术研讨会在常州召开
9 月11 日—14 日,2025(第七届)罐区系统安全及VOCs 全过程治理技术研讨会在常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 “聚焦治理方案,强化源头管控,提升本质安全”为主题,围绕“安全、低碳、智能”核心议题,汇聚行业智慧共探罐区安全与VOCs 治理创新路径。会议由全国循环经济技术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培训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大学、普瑞泰格等单位主办。我校副校长晏成林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院长彭浩平做大会主题报告。作为行业内连续举办七届的重要盛会,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工程设计、石化化工企业、仓储码头及技术设备提供商约500位代表参会。会议还特别邀请中石化广州工程公司、生态环保部评估中心、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 中石化洛阳院、中化泉州、中石化商储公司、金陵石化、中石油管道院等单位共计34 位专家,围绕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储罐VOCs 泄漏源头控制、罐区VOCs 治理技术方案等五大版块展开专题分享,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交流平台。2025(第七届)罐区系统安全及VOCs全过程治理技术研讨会在常州召开开幕式上,副校长晏成林代表学校致辞。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组织开展优秀校友返校座谈会
9月13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邀请“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全国大学生基层就业人物”获得者易鉴政校友重返母校,开展优秀校友返校座谈会。学院院长彭浩平、党委副书记王永、院团委副书记魏锦扬以及12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座谈会上,同学们围绕就业考研、创新创业与人生选择等话题,结合易鉴政的成长经历踊跃提问。针对大一新生,易鉴政强调,要注重夯实基础、适应大学生活,通过设定切实目标、保持规律作息和持续学习的态度,逐步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在谈到创新竞赛时,他鼓励大家不必过分关注获奖与排名,而应聚焦于技能提升与心性锤炼,以纯粹的心态完成项目、锻炼能力。关于沟通表达,他指出大学是包容的成长平台,应珍惜试错机会,勇于开口、不断实践,在反复锻炼中实现自我突破。面对考研与就业的抉择,他表示选择本身并无对错,关键在于找准适合自己的道路,坚定行动,活出属于自己的节奏。彭浩平代表学院对易鉴政返回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并深情回顾了其在大学阶段的点滴往事。他对易鉴政的成长表示欣慰与自豪,并勉励在场同学积极投身基层、深入一线,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保障国家能源燃气安全供应贡献青春力量金秋启新程,青春“油”你更精彩——我院2025级迎新工作圆满落幕
石工学院组织师生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使命感,9月3日上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师生代表集中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学院党政领导、教师党员代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骨干等人观看了大会盛况。庄严肃穆的现场,师生们全神贯注,凝神倾听,共同回顾了那段烽火连天、救亡图存的艰苦岁月,深刻感悟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与世界各国正义力量并肩作战,所取得的反抗外敌侵略的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大会上深刻阐述的伟大抗战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直播结束后,现场师生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观看大会,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此次集中观看活动极大地增强了石工学院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凝聚了奋进力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院后续还将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组织开展座谈研讨、主题党日团日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习教育成果。(编辑/吕倩倩 审核/李晓明)学院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
为扎实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前谋划2026届毕业生就业布局,7月5日,学院在乐行楼655会议室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学院党委书记李晓明、党委副书记王永、各专业负责人、系主任、支部书记、毕业班辅导员参加会议,凝聚全员合力共话就业。王永传达了学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精神和要求,详细通报了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进展,并结合当前就业市场动态从宏观环境、专业与岗位匹配度、学生个人职业规划差异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学院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明确工作难点与着力点。李晓明强调,当前正值2025届毕业生就业攻坚的关键期,学院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各系部需协同发力、狠抓落实:一要摸清未就业学生底数,建立“一生一档”工作推进表;二要加强就业观引导,帮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定位、确定就业目标;三要主动开拓就业市场,挖掘就业资源;四要聚焦学生需求,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个性化指导服务,提升求职竞争力;五要总结本届就业工作经验,提前布局2026届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此次专题会议为学院下一阶段就业工作明确了路径、凝聚了共识。学院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全员参与、全过【课程思政】共绘育人同心圆——我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课程思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内涵,探索跨学科协同育人新路径,近日,在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的牵头与支持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启动课程思政结对共建活动,并于7月1日承办2025年课程思政工作坊系列活动,形成“结对共建+专家引领”的双轨推进模式,旨在全面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本次共建活动以教研室为单位,采取“点对点”精准结对共建模式,我院四个教研室分别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对接联络,共同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其中,油气储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教研室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军在乐行楼652举行签约仪式,石油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及教师曹琳琳、周鑫签约结对,标志着双方在课程思政建设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签约仪式上,双方围绕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展开深入交流,我院教研室负责人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高地,马院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思政教学经验,有利于为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跨学科携手共建,帮助专业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的价值引领点,探讨如何将能源报国、工匠精神、绿色【课程思政】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的科技担当——我院举办课程思政工作坊系列活动
7月1日上午,由教务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承办的“2025年课程思政工作坊系列活动”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特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非常规油气工程研究所所长夏焱作专题报告。石工学院院长彭浩平、院长助理邓嵩、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彭浩平主持。彭浩平对夏焱所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课程思政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夏焱所长以“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的科技担当:盐穴储气/储能库钻采工程技术进展与思考”为题,从国家能源安全需求出发,系统介绍了盐穴储气/储能库的技术原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生动解析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报告中,他强调科技创新是解决能源安全的核心动力,鼓励青年学子扎实专业素养、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积极投身能源科技领域,为国家能源发展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与会师生积极发言并踊跃提问,夏焱所长结合工程实例,耐心解答并分享相关经验。彭浩平院长总结指出,本次工作坊是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实践,通过行业专家的前沿分享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我校组织开展第二十八期“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活动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推进新工科背景下能源资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6月11日下午,我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于乐行楼655会议室共同组织开展第二十八期“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活动。石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负责人及青年教师观摩学习。本次活动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负责人谢广元主持,重点剖析行业特色高校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中的人才培养挑战与策略,他以中国矿业大学在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为例,展示如何将前沿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激发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些经验为我院的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参考。活动中,我院教师们围绕直播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就如何在课程中加强“能源报国”的育人导向、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方面进行交流。储能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汪城指出,能源行业正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能源安全相结合;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主任李森认为,本次观摩课的学习启示我们有必要加强与兄弟院校、龙头企业的协同合作,打造我院组织2025届毕业生党员及学生干部大会
为加强毕业生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6月10日上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2025届毕业生党员及学生干部大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学工办主任宋佳、团委副书记魏锦扬以及全体2025届毕业生党员、班团主要骨干参加会议。会议伊始,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校友联络员聘任仪式。王永、魏锦扬、宋佳分别为研究生校友联络员和本科生校友联络员颁发聘书。王永寄语联络员们切实担当起桥梁纽带作用,密切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凝聚校友力量,共促学院发展。王永为全体毕业生党员和骨干讲授了“最后一堂党课”暨离校安全教育。 王永要求大家始终牢记“责任”校训,勇于担当作为,在毕业离校之际站好最后一班岗。一要以身作则,守牢纪律红线,不酗酒、不闹事;二要坚守岗位,做到班级事务 “不缺位”、组织生活 “不断线”、矛盾化解 “早介入”;三要主动服务,多到宿舍走动、多和同学交流、多位同学解忧,及时发现和反馈同学的困难和需求。最后,王永勉励大家要将校园里培育的责任意识转化为社会建设的攻坚力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担当答卷,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大会最后,在魏锦扬带领下我校学子在第五届江苏省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中勇创佳绩
5月24日至25日,第五届江苏省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常熟圆满落幕。本届竞赛以“节能智汇、绿能先锋”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与“新质生产力”培育要求展开角逐。经过激烈竞争,我校参赛团队凭借出色表现,从全省53所高校选送的195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35个奖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7项,充分彰显了我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厚实力。其中,由陈海飞、彭浩平老师指导的项目《窗纳万象,智冷未来——一种光温双控智能窗体》表现尤为亮眼,荣膺大赛特等奖。决赛颁奖典礼上,评审专家为获奖选手及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与奖杯,现场气氛庄重热烈。近年来,我校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建立校企联合培育等机制,着力帮助学生攻克技术难题,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事业输送优秀后备力量。未来,我校将继续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重要抓手,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致力于为国家“双碳”战略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魏锦扬/编辑 王永/审核)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成功举办"弘扬铁人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微党课比赛
5月19日下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弘扬铁人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微党课宣讲比赛在科教城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比赛特邀学院关工委老师赵书华、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剑、我院团委副书记魏锦扬及各学生党支部书记担任评委,150余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代表现场观摩学习。来自全校各院系的14支参赛队伍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围绕“铁人精神永传承”这一核心主题,通过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史料和鲜活的案例,多维度诠释了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参赛选手们或追忆王进喜同志“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或讲述新时代石油战线涌现的先进典型,或结合专业学习畅谈青年担当。特别是公管221班张筱淇和能动231研贺炜龙代表队的精彩表现,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赢得评委一致好评,最终摘得比赛特等奖。本次比赛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创新实践。通过以赛促学、以讲促思的形式,不仅让广大青年学子深刻领会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内涵,更激励着新时代石油学子传承红色基因,锤炼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能源报国的青春共绘校企合作新蓝图——我院与江苏国信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深化校企合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实习渠道,近日,学院党委书记李晓明、院长彭浩平率队赴江苏国信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和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江苏国信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顺全,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焰出席活动。双方围绕党建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及毕业生就业等议题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党建共建单位”、“产学研合作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揭牌。双方一致认为党建是校企合作的“红色引擎”,校企双方将以“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人才联育”为抓手,通过联合主题党日、课题共研、人才共育等形式,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会前,学院领导一行参观了江苏国信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位于洋口港的LNG接收站及配套园区,深入了解企业技术应用与产业布局。(编辑/成程 审核/李晓明)